49026 米兰
《团圆》这是在微微绘本学院的培训课堂上老师推荐的一本绘本,本打算在春节期间讲给孩子们听的,因这次疫情的爆发,原本该春节前到达我们手中的几本书,在春节过后一个多月姗姗而来,当孩子打开这“迟来”的几本绘本,眼前一亮,兴奋得跳起来,可能正是因为这份期待已久的心愿瞬间得到满足的这份喜悦,让我对团圆有了另一番的感触!
团圆,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圆融,是一种情感的企求,是亲人间的感情维系,属于所有人的节日故事。《团圆》是一部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十足的感人作品,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情感世界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今天,趁着爸爸周末在家给我们当后勤,我决定正式开启我们的第一场故事会(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我们每天基本都是这样讲故事的,至于故事能不能正常地进行到底,这个嘛…还得看妹妹配不配合。)
暖场:
播放音乐“We Are Family”,姐姐即兴表演了一段舞蹈,妹妹、姨婆和我围着姐姐转圈,气氛很快带起来了。
导入:
从封面开启,《团圆》,文/余丽琼,图/朱成梁,明天出版社,在封面,小朋友看到了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女孩睡着了……来到扉页,我们又看到了写着“除夕”的日历,除夕是过年了吗?(是的,过年了)
翻到蝴蝶页,姐姐说她看到了很多调料,再想想还是像调料,我只有又翻回到封面,让姐姐再看一遍封面,“是枕头?不对,爸爸的手给妈妈和小女孩做了枕头,我知道了,是被子。”姐姐得意的兴奋道。
正式进入故事:
“我的爸爸是位建筑工人,他常年在外面盖大房子……”刚开讲,姐姐插话了:“不对,不对!这个故事我在故事机里听过……”“哦,是吗,那由姐姐来给大家开个头吧!”“大家好,我叫毛毛,我们一家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奇怪!小孩难道不是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吗?是的,我就不是,我爸爸常年在外面工作,只有年三十才回来,那就是过年…….”(这样带着疑问的开头能让小朋友更好的融入后面的故事内容)
接下来在讲完爸爸给毛毛带了一顶帽子,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衣准备往下翻的时候,姐姐又说话了:“爸爸还给毛毛带了巧克力、无人飞机,给妈妈带了高跟靴子。”(不得不说小朋友的观察力真是细致,这才开始讲,我就遗漏了这么多)故事继续讲着,当我讲着爸爸包了一个好运硬币汤圆(姐姐又开口了:是幸运硬币饺子,过年的时候我才吃到过……),妹妹坐不住了开始闹起来,只得给了她一个玩具一边玩着。故事的最后,毛毛和妈妈站在路边望着载着爸爸的汽车越走越远,久久不愿离去。(讲到这里,姐姐又不满道:“不是肺炎病毒,不要出门,不能上班吗?她爸爸怎么还去上班?”碰到这样的小朋友,脑子好像不够用了,还好这是自家闺女,难不倒我,我笑道“姐姐好棒,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毛毛爸爸的工作就像医生、护士一样,他们需要去到抗击肺炎病毒的前线,那里有很多医院等着毛毛爸爸去盖”。“毛毛的爸爸好棒哦!”
翻到故事的后环衬,与前环衬一样还是原来的被子,整个画面洋溢出温馨而感动的情感交错。故事讲完了吗?(停顿了一会儿,姐姐露出若有所思的眼神)翻到封底,还有故事呢,“全家福的照片”姐姐开心道,“要不这个故事的结局交给姐姐来讲吧”(听听孩子对爸爸的牵挂),下一刻,姐姐想了想:“肺炎病毒太可怕了,那么多病人没有病房,爸爸要去给医院建很多很多的病房,爸爸不能留下来陪我们,他带着我们的全家福和幸运硬币,这些天就让它们来陪着爸爸吧!”
听完毛毛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太感动了!(这是姐姐的原话,我也被感动了,妹妹在姨婆的怀里睡着了,也是感动得入睡了吗,哈哈!)我们再回到故事中:毛毛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毛毛的爸爸每次过年在家里一共待了几天?故事中毛毛的妈妈都跟毛毛说了什么?(没说过话,难道毛毛的妈妈不会说话吗?妈妈不是哑巴,这个故事中有一页毛毛睡着了,听着爸爸妈妈轻轻地说着话啊!)毛毛的幸运硬币哪里来的?毛毛的幸运硬币弄丢了吗,最后交给了谁?
拓展延伸:
1、 设计爸爸下次回家,一家团圆的情景,把它画下来。
2、 画一幅自已家的全家福,带回去交给爸爸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