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纪六十年代最后一年在东瀛京城上演的一场血淋淋的闹剧——一个头缠写有“七生报国”字样的白布、身着仿佛拿破仑时代遗物的戎装的汉子,领着三个同样装束的男士,堂而皇之地冲入自卫队东部方面总监部,把个总监大人绑得结结实实,又打伤几名试图搭救长官的士兵,在阳台上面对院子里集合起来的自卫队员发表了一通充满军国主义火药味的讲演之后,大喊“天皇万岁”而切腹自杀。场面之凄绝十分了得。”
以上摘自林少华先生为《金阁寺》的代译序
半夜回家,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上不上下不下,好好看书是不可能了,想来读完《金阁寺》已有数十天时间,期间一直被家事所困,无心写作,今晚正得空就把书评写完吧。
初次听到这本书是在某个专做书评的视频里,犹记得在视频里主播说的两个字“震撼”,而我在初次捧起书本,读完上面林少华先生的一段译序后也变得非常好奇,这究竟是那般作家。刚刚在百度查了作家简略的生平,发现此人真可称之为文人中的“奇葩”了。
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视频主播的缘故,故而也对她的荐书非常推崇,我记得当初在学校图书馆找了这本书,没想到学校竟然会有,所以当时我是怀着一种非常热忱,甚至是迫不及待的心情去拜读。
那先来谈谈我自己的阅读感受吧。事实上,我几乎是强迫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最初的时候,只读了几页纸,我感觉便相当不好,似乎就像整本书的基调和我完全不搭一样。全书笼罩着一股迷雾般的阴暗,就好像在大白天走路,却总感觉身后有一双鬼魅一样的身影在跟着你,等你停下来的时候慢慢爬上你的身体,渐渐侵蚀你的思想。尽管在读完后我觉得三岛对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大局观的掌控都如静谧的湖面般圆滑,恰到好处,然而在读的时候却觉得在安静地湖面下总隐藏着一股汹涌的暗流。
纵观整本书,作者大量的加入了自己的“意识”,所以有人批判书中人物都是三岛设计好的表现“毁灭之美”的“傀儡”。不过我觉得此番评论过于严重了,这样一个偏离主流价值,甚至是冲击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作品,我倒更希望作者去倾吐自己的想法。“文中传递的信息,已经包容或总结了作者思想追求和美学追求的一切”,文中借助译序里说的,“即使作为‘观念小说’也是成功的”。
在这儿我并不想谈起本书的具体情节,因为本书完全与我无法产生共鸣,更准确的说是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我我无法理解何为“毁灭之美”,这样的话就更别谈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了。
不过对于此,林少华先生到总结的非常到位。“总的来说,中国文学艺术侧重于塑造富有生命了的典型,如在傲霜斗雪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生上不知消耗了古代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血与才华”,“日本文学则不然,就其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形式和歌俳句而言,不难看出其大量吟咏的乃是‘三日即落’的樱花、飘零无寄的红叶、转瞬即逝的晨露等物”。纵观一代文豪的人生,生在二战,战争的打击,好友以及亲属的死亡,都对三岛有极其严重的打击。或许在此文中,读者可以窥见三岛最后为什么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