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
多形象啊!
我那一只手就数得过来的朋友,慢慢地慢慢地,已变成握拳的状态,没有了。
认识我的人大都说我怪,我想这也是我没朋友原因之一吧。就因为我跟他们玩不到一块,他们就认为我这样的纵使在不同的圈子也是少有的存在。路过的人太多了,我一个个解释不来,就任他这样吧,我也确实不爱热闹。
我的那些“前朋友”当中,有思想的都结婚了;没什么思想的也结婚了。结了婚的都有娃了,有了娃的也买房了,买了房的都在考驾照。
唯独我,孤家寡人,一穷二白。
一定非得这样吗?按部就班,一天一点一滴重叠前人的脚印?
可平凡的人生不都是这样吗?安稳的生活不都是这样的吗?
我也这样矛盾、这样迷茫过。
曾扬言,在二十九岁之前一定要结婚,害怕三十之后就会为人诟病——“嫁不出去”、“老姑婆”、“没人要”!真的,那时候的我打从心里这样觉得。现在看来,这脸打的,肿得厉害啊。
耳濡目染,在年还是很少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用这套标准去看别人;偶带三分不解,七分同情。仿佛看到了以后的自己,总是莫名心疼。
不婚主义者的资本是“我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无论是生活,或是经济,都是高端的姿态。根本就无所畏惧谁谁谁指指点点、挑挑拣拣。
所以,我向来都不是;因为我不具备条件。
在我浅薄的认知里,“结婚”如果非要去伪存真,那就是你找个人负责你下半辈子的饭菜,你帮他传宗接代;矛盾一起,再刨根揭底,真就半点无关爱了。
我没有把握一个人可以体面不落魄地安稳过一生。所以,这就是我以为的为什么女人一定要嫁人。或许很蠢,但很多时候,事实就这样。
结婚衍生的亲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那种由两个人的结合变成两个家庭的磨合的复杂关系,已经把恐惧和抗拒合二为一了。
吴老太每次看到我都会给我上政治,无非就是“早婚早育,老有所依”!可她每次又会苦着脸跟宴请她的老段说,“我那几个儿子,没一个是有孝心的!”抱怨活得不如一只狗!
这样的对话我听着都尴尬,老吴是忘了她跟老段是婆媳吗?当然,也不排除是故意的可能!期中奥妙,三言两语,可见一斑!你不难发现,这人生啊!随时随地都是一场博弈。
老人嫌儿女做得不够,儿女嫌老人要求太多。各种怨天尤人堆积的火山,一旦爆发总是那么轰轰烈烈。所谓亲情,俨然天边的流云;风一吹,轻烟都不剩一缕。
不禁感叹:人啊人!你到底是什么东西?可同盟,可对立。你和我,在哪种情况下又是哪种关系?
人们习惯手握两套标准,一边对老人苛刻,一边又大言不惭地教育孩子什么是“孝道”;说到底,还不是怕了他的孩子会跟他一样,不懂得怎样反哺。
听过看过这世上太多的不堪,我对“人性”的期许,其实并不乐观。想来绝望也不完全是件坏事,起码我不会“失望”。
结婚以后的爱情
有这样一对夫妻,婚后就直接泡蜜罐里了。见过他们的人可能都会被甜出糖尿病来!小半年不孕的她被“检查”,不查还好,一查,整个“鸡窝”都给端了,彻底没办法“下蛋”了。
这时候,“结婚”的本质原形毕露。赔钱;走人;不送!堪比绝缘体还绝,哪里还看得到爱啊?
女人的不甘和男人的决绝相持不下。女人已然无所谓消耗青春,男人则心急如焚;毕竟,他有责任,要制造千秋万代的子孙。可不能折在一个女人里。
既然软磨无果,那就施硬的;连拖带拽,女人的衣物连同尊严被扔了一地,碎了的却是她那颗天真的心;她曾经以为她嫁给了爱情。
薄情寡幸的可不止一个两个。
妻子患绝症,将不久人世。但是加快她逝去的脚步的却是丈夫一家,尤其是丈夫。
婆家不加掩饰的嫌弃充斥整个屋子,语言化作锋刀,刀刀致命。丈夫更是在她弥留之际故意堂而皇之地领别的女人进进出出,细语卿卿我我,轻声你侬我侬;好让她看了能早登极乐,别在这招晦气。
从古至今,男人都没有为妻服丧戴孝三年的说法,贞节牌都是给女人发的,更别提终身守寡了。但是,再怎么着急续弦,也得等她断气闭眼吧?!你这样让躺在病榻上的她情何以堪?还真不如痛快吐一床血,撒手人寰。
着实是个该千刀万剐的东西!当然,那个登堂入室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好鸟!懒得骂罢了。
同样是患绝症的妻子,不同的是丈夫让她瞑目了。
她说放弃治疗的时候他没有异议,但他说会跟着去。
看着老泪纵横的他,她是欣慰的,却也骂:糊涂!都走了孩子怎么办?
煞风景地说一句——纯粹想太多了。你可以相信这世上有鬼,也别轻易相信世人说的鬼话;他们在说的时候往往无比真诚,大概连压在棺材板底下的鬼,听了都会感动深深。
交代完后事她含笑九泉。他?先是凄凄凉凉,表面精神涣散。不到半年,又一次新婚燕尔。换了个人缠绵而已,能有什么不一样呢!去你大爷的的“悲伤”!老子演够了。
再婚没有不对,可是不觉得过渡期太短了吗?说好了要跟着去的,你倒是去啊!
流氓式结婚
在国家还没开放二胎之前,有些群体是不敢大张旗鼓结婚的,更不能明目张胆地生孩子;只准生一个,万一是女儿,就“断香火”了。
于是便有了对策。
先用甜言蜜语诱你滚床单,承诺你生了孩子再结婚,连孩子满月酒一起庆祝,办场世纪婚礼;但在这之前,不能给你开“一纸证明”。啊这?谎言已经半透明了,这已然就是连哄带骗的节奏。巧不巧,总有些未经社会毒打的娇花,还真就信了。
但是,这样卑微到尘埃里的存在,却没能开出一朵像样的花来。
怀胎几月,鉴定性别。人流做到只剩半条命,最后干脆被一脚踹到北极去!梦里的天堂,被现实狠狠地甩了一记大耳光,简简单单一句“你情我愿”便草草收场!
你不再是当初的你,而混蛋还是那个混蛋,不过是换了对象,继续耍流氓!
曾经我以为,自由恋爱的不会离婚,郎情妾意的不会家暴。谁曾想,现实就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粉碎机,专门粉碎你美好的构思。
有个认识的叔叔,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和妻子是自由恋爱,最后是家暴离的婚。
那个叔叔,用我们的话形容,他是个“香港客”,就是有香港户口的,在大陆出生或在香港出生但在大陆长大的人;或者,直接就是香港人。
他们婚后不久,孩子出生。孩子出生不久,生意败落,于是举家搬回大陆。不到一年,卖了城里的洋房,回乡下盖了瓦房;卖了小汽车,换了摩托,接二连三的孩子出生,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日子更加局促了。
渐渐地,男的惰性大发,女的变成祥林嫂,偶感不幸,逢人就叨叨。爱面子的男人脸皮都薄,听不得别人说他半句不好,每天都把家里弄得鸡犬不宁,不是打小孩就是骂女人;不是小孩哭,就是大人吼。从开始的语言暴力,到最后的肢体暴力,简直就是他们家的一日三餐。
还在成长中的他们的孩子劝着让他们离婚,女人却忍着说要等孩子们长大。
直到最后一次家暴,男人把女人打到断了腿骨。是娘家人发起了声讨,有娘家人做依靠,才敢结束了这关系。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让警察介入?可能她顾虑的是,未能挨到最小儿子满十八岁,已经很遗憾了,怕他的童年再添阴影吧!
而这场马拉松式的家暴,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男人的暴戾,无疑是妻离子散的根源;稍稍气有不顺就拿妻儿开刀,那是作为一个男人最无能的表现。
娘家的态度很重要,面对婆家的各种屈辱,娘家作不作为,直接影响到女人的后半生!
每每听到这种渣人渣事,我偶尔也会想到那位姐姐——当年男人正在酝酿分手,她却意外怀孕了,然后就这样子结婚了。婚后,男人万花丛中过,不怕叶沾身;因为他知道她能忍,还知道她不敢出声,她怕他不要她!
孩子的出生就是她“丧偶”的开始,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赡养;家里事无巨细,都是她一个人承包的。男人就晚上回来洗个澡,扔下一身脏衣服就跑。一分钱不给就算了,还要来增加她的水电费负担。她都跟朋友借钱过活了,他是瞎了吗?女人你可以不爱,孩子总是你亲生的吧?怎么能无情到这种地步?
她们说,“夫妻吵架千万别回娘家,到时候人不来接你,你还得自己回去,而且还要摸黑,不然被左邻右舍看见就尴尬;万一他心再一横,把你换了,那就彻底凉凉咯!”
说得有理有据,她们笃定的,我一个城外人又怎么好多说些什么?!
虽然知道这种男人没什么好留恋,但毕竟深爱过,她在等他回头。一等再等,终于等来“三小姐”的威逼电话:“我有了他的骨肉,你是时候离开了!”
朋友劝她千万遍,“这种男人就是犯贱,狗改不了吃屎的!离了等于重生!”
尽管事已至此,那个傻得无药可救的女人还在对他抱有一线希望。
朋友说至少要有所表示,不能任之由之。提议去男人单位敲锣打鼓,让他领导主持公道。为了他的前途,她没同意。“三小姐”电话都打到男人父母那边要公道去了,好笑不好笑?完了回头她还被男人父母骂,“连个男人都守不住,你做人还有什么用?”当时谁能想到这会是句谶语呢。
在不知道第几通电话后,她动了离婚的念头。她不是独生女,也不是孤儿;她有俩姐一哥俩弟,还有一个仰媳鼻息的妈。回娘家商量,却没有一个人敢接话;因为没人想为此负责。总结下来:还能忍着就忍着,倦鸟终有归巢时。不管实情怎样荒诞,一概闭眼劝和。
社会上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它不绝对,但大部分如此:娘家需要时,女儿就“血浓于水”;女儿需要时,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怎么说呢?有事就提父母恩情,没事就划泾渭分明!
习惯了就好?不,我鄙视!千千万万次。就觉得吧,挺恶心的。
路过的人挺多,见过的事也不少,越发觉得,我可能会孤独终老,大概还伴着穷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