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心理学虽是一门边界学科,但是他与精神病学却不在同一个成面上,心理学把来接受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叫做来访者,心理咨询接咨询的来访者都是基本都是心理正常的人,而对于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用心理咨询技能中的方法进行谈话治疗来逐渐改变来访者认知的,而精神病医院把来接受治疗的叫做病人,病人都是心理异常的人,精神病医院治疗精神病人主要是通过服用药物来治疗的,而精神病人服用的药物大多里面都含有安眠成分,服用后会让你总是想要昏昏入睡,因为想睡觉,就不会胡思乱想,从而减少精神病症状出现的情况。这两门学科服务的人群的产生的心理是不同的。
二如何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在心理学上,把是否泛化这一原则用来甄别来访者到底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如果早已泛化,就会建议来访者去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泛化”是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例子,当一位深爱着男孩的女孩被男孩无情的抛弃,除了难过也会对男孩产生怨恨: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会抛弃我?觉得男孩太对不起自己了,心理怨恨男孩不能在给予自己美好的爱情,终日沉浸在因被抛弃而产生的痛苦和怨恨之中,当这名女孩处在这一层面,只对男孩产生怨恨,这就是女孩的心理还没有泛化,自己的痛苦只因为这件事本身。但是当这位女孩在大街上看到其他感情很好的情侣时就会产生怨恨,想到自己被男友无情的抛弃,觉得他们也不应该拥有美好的爱情,会上前对那位不是抛弃他的男孩大声叫骂,打闹,把自己对抛弃自己那位的男孩的怨恨全部发泄在另一个男孩身上,这时她的怨恨与痛苦已不停留在事件本身了,转移到了其他人事上面,那这就说明这位女孩的心理已经泛化了。
三如何减少那些本该接受心理咨询就能治愈的人而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人?
但是对于是否泛化这样的原则来说还不能足够全面的用来鉴别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人,正如开头所说,对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和到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方案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病医院的主要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除了在院内服药,出院后可能还会连续服用几年的药物甚至终身服药,而长期服药会造成对肝肾功的损害,人也会变得很迟钝,如果要重新融入社会更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艰辛。如果是确诊的精神病患者,为了病情不再复发,长期服药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如果对于心理正常的人而言,通过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能恢复的人来说,避免长期服药导致的副作用对身体的损害,于私对自己本身和家人来说也会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及药物费用,于公,因不用服药,在接受心理治疗恢复健康后能快速的融入社会开始工作对于社会而言也是多一份贡献力量的人,少一点负担。因此能够让那些本该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就能痊愈的人而不被送到精神病医院长期服用有损自己身体的药物的人,是一个多么值得深思和关注的问题啊!
四总结
这条路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及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做到,让那些本该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就能恢复心理正常的人能再次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这事一件多么值得深入思索和实践总结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