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跟玛丝洛娃赴西伯利亚之后,聂赫留朵夫最终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但他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相当的一番思想斗争。
聂赫留朵夫知道现在的土地经营方式是不公平的、残酷的,准备赴西伯利亚也促使他放弃庄园;可是,他又觉得有责任把土地留后代,还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担忧,甚至怀疑自己的行为动机只是炫耀品德。
(这和托尔斯泰本人对农奴制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托尔斯泰非常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
这里提一下之前铺垫的内容,托尔斯泰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1847年大学退学后回到庄园。当时,托尔斯泰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
而聂赫留朵夫此时的行为简直就是完成了托尔斯泰曾经的夙愿。看来即使到了晚年,托尔斯泰对底层穷苦民众的热情仍不减当年。
而大家通过托尔斯泰自身的经历,也更能理解聂赫留朵夫所做的决定。
玛丝洛娃的案子可能过两个星期后由枢密院审理,聂赫留朵夫打算先上彼得堡,如果败诉的话,那就听律师的主意,去告御状。聂赫留朵夫已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出发以前得做好准备,他回乡处理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