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上有两把伞,一把是雨伞,一把是前挡风玻璃的遮阳伞。雨伞是最近才放上的,因为一直怀着侥幸心理能让前挡风遮阳伞替代雨伞的功能,一伞两用。计划超级棒,执行落汤鸡。雨伞像一个移动的一个小亭子,举着前挡风玻璃伞像举着一块窄长的薄木板,在风雨飘摇中东倒西歪,稍有不慎,内伞外翻,连打伞的手都湿了。
一伞两用的生活小计划失败以后,我又老老实实的拿了一把雨伞,放车上备用。两把雨伞占用了两个储物空间,收拾调整了一番。坐在车上,不仅在想,这番折腾准备是为了什么?
事先做准备,是一种生命的智慧。松鼠都知道要在树洞里面积攒松果准备过冬。准备的力量可以把自然界的波动削峰填谷,维持在生命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晴天带一把伞,固有不便,但避免了下雨的狼狈。如果晴天不带伞,那么每天都要留意天气预报,也成为了一种负担。
那么放一把伞在车上的角落,平时又不用待在身上增加负担,随时能取也就不用关心天气预报,这是一种好的选择。在我们的心理,其实存在一个准备的平衡,在默默的调节着我们的准备行为。
预备的能耗=风险出现的概率*损失
看起来这是一个数学一般精确计算的公式,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感觉的判断而已。因为他的所有计算值和计算过程都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同一个地区,相同活动路线的人有人带伞,有人不带伞。如果家里有小孩儿那么带伞的可能性会大。女车主比男车主爱带伞。
似乎没有家庭的男性不爱做准备,喜欢硬抗。俗称生瓜蛋子。
他们喜欢天马行空,许巍都唱仗剑走天涯,生瓜蛋子嫌剑太重,空手走天涯。就是基础素质好,能硬抗。
扛赢了几次,剩下的都输了。成熟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
为未来的风险做准备,是一个人成熟的象征。哪怕是买保险这种,用当下确定的支出,来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哪怕计算下来,经济利益损失了一些,也要准备。因为他消除了不确定性。
人类需要在不断消除不确定性中,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