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我来到了滨州实验学校(这是个让人眼界开阔,包揽万象的学校)参加学习学共体纵深发展——全国伙伴学校课堂研究坊。我见到了久闻大名的陈静静博士。在她还没有做报告之前,我被她的一个动作吸引了,我想:会不会以倾听的姿态听课久了,连颁奖都那么谦卑而虔诚呢?这是她给我的初次印象。
接下来的报告更引发了我对课堂的无限思考。一切教育的答案都在课堂,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在孩子。如果没有教育情怀,内心澎湃的思想最终变不成脚踏实地的行动。
今天上午的两节课例观察课,我观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心理足够安全,一个小时都可以持续学习的男孩子,而第二个孩子整节课默默无闻,她的思想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文静女孩。这让我想起了我翠竹轩的孩子,如果要找出那么几个一节课可以一直持续学习的孩子,少之又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远离学习,游离课堂之外?“方法简单但我们却没有想到那么做。是什么办法呢?课堂改革可以从课例研究做起。需要我们观察课堂,她提到了一个新的方法——基于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的课堂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
那怎么观察?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她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
1.聚焦一名学生,观察这名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根据时间轴进行记录。(先和观察的孩子微笑,握手,自我介绍,我叫……你呢,以便简单了解孩子的性格,让孩子有安全感)
2.收集关于学生学习的完整证据链,不错过任何细节和信息,观察越细致,发现越有价值。
3.边收集信息边做分析,确定其中引人反思的关键事件(时间记下来,记录下反思)。
4.尝试进入学生的微观精神世界,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完整证据和关键事件来进行自我反思而重构教学。
那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因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会因为各种原因让他产生困难,所处困境,没有办法深入学习,持续学习。而那些困境不是我们所能料想的,第一步他可能就跌到了,后面的他可能就望而却步。
而我们每个观察员都是学生的代言人,孩子无法说出或者不知道怎样说出他的困难,但我们可以。孩子和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孩子和孩子的世界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学情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如果一节课的内容在一开始就都会了,是因为没有产生新知,而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他已知的世界中徘徊。如果百分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恰恰说明了很多孩子并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这些都是他会的东西,而每个孩子都喜欢挑战性的东西。那么课堂的观察就可以看到那些有新的学习需求的孩子,他的兴趣点到底在哪里?有的时候骄人的成绩会掩盖他学习的困难,以为分数高就是能力强。学习来自困境,起始于困境。就是让他走完完整的试错过程。孩子也是愿意分享的,因为他期待别人的认可,他想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他们,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习权和思考权。
兴华市教科室何主任谈到“察学是为了改教,听别人的课思考自己的问题”。我们根据这样的课堂观察,还可以了解自己的课堂困境,我们所观察到其他老师的课堂,学生的一些问题,其实同样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课堂,而当我们自己去看待自己的课堂的时候,都带着一种自我保护,所以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困境在哪里。当我们遇到学生学不会的情况,我们也会进行自我的辩护,但我们看到其他老师的课堂出现这样的孩子的时候,这种自我的反思就会特别的深刻。另外课堂观察,你会看到很多很多老师,他们特别用心的进行学习设计,他们根据孩子的需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所以课堂观察是为了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我的课堂上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了我怎么去处理?我需要关注哪些孩子,我可以给他们什么样的帮助?能让他们学有所获。
对于语文教学,他给我们谈了很多,语文课,我们需要倾听文字的声音,设计的问题需要回归课本,与文本对话。语文老师要做到先学后教,把课文多读几遍就是最好的备课。学共体的课堂,最重要的就是课前充分预设,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基于学情去设计问题。我们要鼓励孩子提问,提问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有的问题提出来了就答了一半,而有的问题不需要解答,这是我们需要给孩子灌输的一种提问意识。还有有困难的时候会不会求助,会不会帮助他人等。我们要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不一定要有答案,要知道事情本身的价值。
如何倾听是这几天烂熟于心的需要师生共同掌握的一种技能。用内在的耳朵倾听学生的心声。
怎样互助,协作学习,分享?充分发挥同伴的力量。
告诉学生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习是与朋友分享,交流的事。学习是自己的事。
对于语文来说,朗读还是要贯穿始终的,站起来分享的每一次都是一次朗读的经历。语文还是需要研究课标,积累运用,思维,审美,文化,这些是我们追寻的根本。
学共体课堂应该怎样实践?这是我们同行的语文老师一起商量的行动出发点。首先应该通过活动、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关注中等生,多给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参与交流;对于学困生,要借助同伴的力量去带动他们参与学习;建立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勇于交流;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对学生一定避免“刻板印象”,要相信学生的无限潜力……对于不积极表现的学优生应适当给予与一定的外部刺激,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于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困生,教师要及时发现他的学习困难,积极与学生沟通,或者借助团队的力量让他回归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抛出整体性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默读要逐字逐句的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能做幸福,有事做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与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每一次的学习与探究再到实践,感谢同行的一路人。“心中行,嘴上说,纸上做,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所以回去就去实践。而做教育就像何主任谈郑板桥的那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希望我也有感觉不会教的那一天,我想到那时候一定实践了多少回了。所以人要有仰望星空的胸怀,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