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二】感想
在第二章的时候,须菩提提了两个根本的问题,如何找见本心?如何降服妄心?于是在第三章释迦摩尼主要是讲解了如何来降服妄心,而在这一章则是讲了要如何来找见本心?释迦摩尼在教授的也就是去找见本心的方向,却不能够描述出本心到底是什么。毕竟这还是需要自己证悟才能知道。在这里所讲解的如何住心?也就是要不住相生心,不住法相,不住布施相。毕竟修行常住的两种相,就是法相,还有就是行动的布施相。除了主要的这两种还有就是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住相。所以如果能够去不住相生心,也就找到了寻找本心的方向。
【三】提问
1、如何住心?
如何来寻找本心呢?释迦摩尼在这里说出了方向,也就是要不住相生心。本心不在任何的相里面,如果有所执著,就偏离本心了。心无所住的方向也就是去找见本心的方向。
那具体要怎么来不住相呢?释迦摩尼在这里主要说了两种情况,分别是不住法相,不住布施相,这两种能够情况是修行的人最可能出现的。普通的住相,也就是被自己的思想、眼睛、耳朵等感官所执著,认为感官所感受到的是真实的,执着在感官的追求享受上等。但是这些感官所感受到的,也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世界,却不是本质。修行的意义也就是透过表象去寻找本质。那如何来寻见本质呢?
修行是为了去寻见本性,于是有人在教授各种寻见本性的法门。但所有的法门都只是门,是为了穿过门去寻见本性,法门不是本性。如果内心执著在法门之上,也就难以去找见本性了。还有就是有人教授要做善行,但做善行也是找见本性后自然而然的行为,如果为了做而做,执着在做上面,这样也偏离本性了。毕竟我们所以为做的善行却不一定是真的善行。
所以释迦摩尼特别指正了要如何来寻见本心,也就是要不住相。
2、心无所住是什么样的?
释迦摩尼告诉说要如何来寻见本心,也就是心要无所住,或者说心有所住的情况都是本心迷失了。任何的相都是暂时存在的,却不是那个本质的东西。所以人的感官思想等,应该不住于它们。还有修行的各种法门,也不能执住于它们。还有哪怕是行善,也不能执住于它们。这样总的来说,也就是不住身相,不住法相,不住布施相,不住功德相。
这样不住相,也就是内心没有任何执住,却又在察觉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