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或者思考,
都是听别人说的吗?
——醉枪
前几天在某个做公众号第三方服务的客户群里,看到有个群友提问:现在做公众号还有没有未来啊?
先给结论:
公众号不曾没落,只是定位变了,从做裂变做咨询的入口逐渐转型为会员服务入口。
在我目力所及的好几个个人运营的公众号,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粉的都有,时不时发篇文章,寥寥数千字,配几张应景的图片,说几句深刻的见解,推送就当朋友圈来发。
但凡是讲网赚类的、商业财经类的或者个人成长类的账号,收钱效率可以惊掉你的下巴,一个人业余时间抽空写写文章推送一下,一年营收百万以上的大有人在。目前还活着的还在勤更新的号主,都是收钱能力强的。
几年前那些天天喊着出爆文喊着10万+,到处去混群互刷阅读量的,买第三方刷量软件给自己的号刷阅读量的,现在平时也就几百几千的阅读量,但及时转型的号主现在赚的钱并不比10万+的时代少,收钱效率比以前还高。
要说纵观天下奇闻异事,看各种八卦娱乐情感发财资讯,当然是短视频更让用户轻松愉悦,无脑刷刷刷就行。
因此主打短视频的抖音快手这几年抢夺了大量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更多人习惯打开抖音快手刷视频娱乐、了解最新热点咨询,操作就两步,点一下+往上/下滑,简单到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两三岁的小孩都能轻松操作,不像公众号,操作复杂不说,阅读图文还得费脑理解,麻烦嘛。
所以现在做公众号,你得把思维转变过来,得把公众号看做是会员服务的入口,从知乎、抖音、小红书上筛选认可你观点的粉丝到公众号上沉淀,用心打磨输出你的认知和思考,说清楚你能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把公众号打造成持续筛选客户的渠道。
不要再去一味地追求粉丝量,认真服务好每一个认可你,愿意给你付费的客户,把口碑做起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认真做,一年收个几万、十几万就够了,别想太多太大。
顺便提一嘴,按照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想靠夹带流量主广告赚广告费的,你要是追求这个,迟早会被饿死。
对于做资讯服务领域的,自然是粉丝越多越好,当然得去流量大的渠道做,比如抖音上房琪kk这个旅行博主,目前接近2000万粉丝,接一条商业广告好几十万。
做知识付费领域的,比如北大抖音教育IP矩阵成员们:北大壹爸聊教育、北大小太阳、北大花花、桂先学姐.....
其中桂先学姐粉丝量高达600多万,算是这个领域的超级大号了,就说上面这些号里粉丝最少的北大壹爸只有36万粉,一年的营收也在百万以上。
做金融投资和大客户销售领域的,比如抖音上有个区区4万多粉的账号,叫优土源,我刚开始关注的时候也就2万多粉丝。
他做什么的呢?主要是做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那关注他的粉丝,除了极少数像我这种以学习研究为目的而关注,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有土地买卖需求的精准粉丝,收钱的效率虽然不高,但收钱的体量挺大,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行业。
因此,无论是做公众号还是抖音号,不同领域对粉丝量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得看你从事的领域是什么,客户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是纯娱乐吃瓜的呢,还是想给自家孩子对接北大学霸的视野,还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想搞块地从事农业生产开发。
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去琢磨你做的行业里客户面临的真实问题,提供你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来收钱。
别整天焦虑这个焦虑那个,想找捷径想找秘诀,没有捷径也没有所谓的秘诀能快速成功的,唯有踏踏实实输出高质量内容,静下心来花时间慢慢打磨产品与服务,才是最大的捷径和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