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些对卫计委的不满刷了屏,原因很简单,卫计委前几年刚刚制定了医学生毕业要规范化培训三年才能正式上岗的规定,无形中让本就比普通专业多上一年学的医学生还要再等待漫长的三年才能走上从医的道路;而前几天卫计委又放出了大招,规范化培训后再加x年的专业培训,无意是给医学生的未来学上加霜,让我的朋友圈瞬间炸开了锅。看了看朋友转的文章,几乎全是骂声不断,说来也是,一个医生本就是要求很高的职业,别的不说,学历怎么也得是硕士吧,我们把本科5年加上研究生3年,再加规培3年,再加专业培训就算最少2年,这样加一加,一个医学下来,至少要当13年的学生,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医学事业,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呢?现在老百姓都觉得医生是高薪,甚至是暴利,可是反观我周围的医生们,每个月拿着2000块的基本工资,真的不如出卖体力的人赚的多。
这样想想,一个医生想要稍微多赚点工钱,只能去买药,这在前几年可能还行的通,可是造成的恶果就是大处方满天飞,不可否认,病人成了受害者,于是卫计委一声令下要杜绝以药养医的乱象,可是在政策下大处方现在销声匿迹了,以什么来养医卫计委却没有一点表示,以至于我们拿着两千块的“高工资”养活全家人都成了问题。卫计委其实是好意,想让我们像美国一样,通过13年的寒窗苦读来建立一个更加成熟更加高水平的医疗系统,可就我来看,这个制度只在时间上与美国同步了,而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首先,培训期间老师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老师不愿教,有的老师不会教,怎么选拔老师成了最大的问题,如果一个外科的带教老师自己都没做过几次手术,只会纸上谈兵,那怎么去教学生呢。其次,规培期间学生的地位是怎样的?只是被当作一个实习生的大有人在,成了科里的打杂的,取快递,粘化验单等等琐事统统包揽,唯独在接病人看病人的时候闲了下来,老师怕规培生看不好,病人自己也躲着这些学生,可是没有经验,何来进步呢?再者,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规培合格呢?我看到周围有人玩玩乐乐混几年,考前随便看看书也可以拿到规培证,而有的人苦学几年依旧也是拿到同样的一张规培证,差异从哪里体现?考核究竟该考点什么?我想卫计委并没有对规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我看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早在本科研究生期间就已经考察过多次了,而规培的重点在于如何学以致用,用才是关键,通过最少5年的规培加专业培训,什么专业的医生应该至少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培训几年根本一无所获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外科医生通过规培多久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小规模的手术,这是要考核的,也是必须完成的,在这样的压力下,无论是带教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拼命的去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可是在中国呢?可能几年下来一个外科的规培生连手术刀都摸不了两回,何谈独立完成手术呢?
医疗改革让老百姓觉得中国的医生都手握乱开药的屠刀,可是却没有让大家看到一个医生辛苦背后的待遇有多么的卑微。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每况愈下,新一代的医生在新政策下多花了好多年的时间培训而一无所获,老一代的医生在生活的重压和病人的重压下对医学的未来丧失信心,总觉得一切都在一个恶性循环中进行。而我们的卫计委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
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有几人能赞同,但是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两句话,一是提高医生待遇,这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谋私利的现象,无论是对医生还是对病人都是最好的;二是把规培做的更专业,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规定,而是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技术水平。如此两点,不知道在我真真正正成为一名医生时能不能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