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海上钢琴师》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1900自出生便被抛弃于巨轮“弗吉尼亚”号的一架钢琴之上。七岁左右的一个夜晚——在锅炉工养父遭遇意外身故后,1900用美妙的音律唤醒了沉睡的人们。富人们为之感动,穷人们为之惊叹!但谁也说不清眼前的孩子是何时学会弹奏的。船长虽有愠怒,依然给了1900工作的机会,从此,钢琴即斯,斯即钢琴。
1900是随性的,自由的,更是可爱的。从他身上洋溢出的那份洒脱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坐于银幕前的“规矩人”倾心喜爱。尤其是他在富人娱乐厅里的即兴演奏,狂热、张扬;在平民休息区里的演奏,又是如此的平和、静谧,对比鲜明,让人心生痛快。他生于巨轮,长于巨轮,巨轮便是他的社会。二十多年的时光,在旅人们的身上他看到了明与暗,他没有深沉的思考和探究,他所拥有的是一颗纯净的心灵,简单而明了。
纯净的心灵如此美好!是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受,是1900与船同亡时撼动我们心灵的缘由。对于这部影片,大部分人更多的关注点是在1900的身世和性格特征上,他的死亡是一个令人扼腕痛惜的结果。当然,这也是我观影时的第一感受,我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人生。
从影院出来后,我仍沉浸在故事之中,一路想着1900这个可爱的男人,想着大海的声音,想着从舷梯扔下的礼帽,想着那深情的却是唯一的爱情之吻……以及,如果他轻易或艰难地走下舷梯融入社会生活后的场景。
我想,他也许会随着生活现实的消磨趋于平凡甚至庸俗;也许在他的“洒脱”个性加持之下他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凭借他那傍身的一技之长购置一个小院,阳光下,妻子在晾晒刚洗净的衣物,1900带着孩子在旁边玩耍,偶尔与妻子幸福对视;也许他不能适应,因为他的单纯让他读不懂太多东西。他读不懂商业、读不懂政治,也许他能读懂人性,却无论如何读不懂人心,他也有可能因为太多的读不懂而丧失灵感,渐渐沉沦。
可无论哪一种可能最终都随着那一声巨响化成了不可能。正如1900所说: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
这样的“不可能”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狱后选择自杀的老布。如果说“弗吉尼亚”号是1900的整个社会,那么于老布而言,在漫长的服刑生涯中肖申克监狱早已成为了他的整个“社会”。他们阈于一角的起因不同,当然老布再可悲,人们定然也无法遗忘他作为一个“罪犯”的身份(暂不论社会制度对其“可悲”起到的不良作用)。50年的牢狱生涯,使老布几乎与世隔离,他当然记得曾经的精彩世界,但出狱后的他再度面对的世界已远非他记忆中的模样。“我小时候只见过一两辆汽车,而现在他们到处都是。”
这还仅仅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变化。他立于街头,看不见城市,看不见生活,最让他迷茫绝望的是——他看不见自己……
无论是1900还是老布,他们做了同样的决定:放弃生命。他们对“自由”二字必然有着不同的诠释,但都对自由充满了向往。于他们而言,生活在船上或监狱里更加自由,反而是准备踏入或已重返带给了他们无限度的迷失。银幕上的他们以死亡的方式给予了我们心灵上的冲击,我无法对他们的悲剧人生道一声“勇敢”,我也希望这样的悲剧人生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之中。
可惜,这只是一个尚无法实现的期盼。也许1900很少,但老布却存活于我们眼前。犯了罪就该判刑,就该失去自由,这是理所应当的代价,但我们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一个人犯罪的代价,不是单单失去自由和亲人陪伴而已,而是入狱服刑后监狱人格的形成。无论一个人在监狱待两年还是二十年,也无论监狱的环境及生活条件得到了多大的改善,这个人都将烙上“监狱”的印记。
对于有些人而言,这个印记如同封印,封住了内在的恶,或者他一旦起恶心动恶念时,这个封印会让他体会痛感;可对于有些人而言,印记变成了图腾,他再也难以找回属于社会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