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柔的陷阱
很多年轻女孩子在被问到,想要怎样的男友时,会回答:找个对我好的人。
怎么样才算对你好?
就是体贴我、懂得照顾人,对我温柔。
其实很多男孩子的择偶标准,也和上面差不多。只不过可能换了几个词:理解我、支持我、对我温柔。
总之,就是在两人关系中,最好对方要更多地设身处地为我着想,要“多让着我”。当然,“人家对我好,我对人家会更好”,我肯定不会亏欠他(她)。这样的人生导航,会导到哪里,不是本文的主题。先来搞清楚:温柔是什么?
我的一个朋友S君是个上进青年,一直在贪婪地学习新技能、新本领。大学时,他对一个学姐一见倾心,一时间,从醒来到睡着,都是那个学姐的一颦一笑。那个年代,弹吉他唱情歌,是情场必杀技。S君也买来吉他,拼命练习,期待有一天能有用武之地。一个夏日,S君几个同学相约去那个学姐的宿舍玩,言谈甚欢。窗外阳光灿烂,午后的微风,穿过学生宿舍的走廊,撩拨起了学姐的秀发,那场景,真是千种风情万般妩媚,S君感觉到要像冰棒一样被融化。于是操起吉他,用最温柔的指法,弹起了《献给爱丽丝》,自觉丝丝入扣、声声倾心,正当无限温柔弥漫,学姐的声音响起:
“吵死了,吵死了,这么热的天,能不能安静一下,吵死了”
S君的“温柔”,被扼杀在那个夏日午后,坟头上的留声机,单曲循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想要怎么样、和能不能怎么样,这是两件事。S君的问题是一厢情愿、手段简单、思想幼稚,觉得这可是来自内心深处千足金成色的温柔;可学姐觉得,这不是我要的温柔,我不舒服的时候,能无微不至照顾好我,才是真正的温柔。
这也就罢了。更悲催的是,A觉得这是温柔,B也觉得这是温柔,可时间一久,A和B都再也找不到这份温柔。
他们以为,温柔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温柔的对象。他们不知道,温柔不是一种情绪、一种有了合适对象就自然而然激发出来的魔法,温柔是一种能力。
2 无能为力
2019年知乎上面有个话题热闹了好久:现在的男生为什么不追女生了?
有说累的、有说烦的、有说没时间的,各种回答都有。
有时候坐地铁,会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的女子,穿戴讲究,妆容精致,而且就近在眼前。尽管心里渴望能和对方聊聊,可怂货如我,最终一路无语,女子也刷了一路手机。或长或短的时间之后,女子起身离开车厢,只留下余香萦绕,和想入非非的我。或许女子起身离开的时候也在想:白瞎了我今天打扮这么漂亮,居然没有一个人多看我一眼,大家都在看手机,我难道还不如手机好看?
"走进站台
穿过车厢
来到大堂
到处人头涌动
可我却感觉
路过了一座座坟场......"
能力的特征是“可以给”,“给不了”不能算是一种能力。你总不能向一个三岁孩子说:请给我一点温柔。有这么一批人,虽然人高马大已经发育成熟,可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做出过什么决定、承担过什么责任,也绝不冒险,因为他们习惯了等待别人为他做主、等待别人来安排一切。这样的话,他就不再有遭受损失的可能,也不会面临失败的指责。外面的世界哪怕千好万好,不如妈妈的怀抱好。这样的人,应该说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人,真正长大,还需要我们再耐心等等。
但人总是老得太快,懂事得太慢。就怕一辈子都过去了,他还只是个孩子。
这些年来,这样的巨婴越来越多。“霸座”、“啃老”、“一车人等一个人”、“非此即彼、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的二愣子思维、动辄“爱国/卖国”的道德高地迷恋,一声声“我要”、“我就要”的宣言,无不让人迷惑:谁说成长和年龄有关?
巨婴没有温柔的能力,也没有不温柔的能力。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巴拉赛尔士
3 期待与失望
如果说真正的温柔是心智成熟、细腻而开放、具有内在生命力的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离不开阳光雨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滋养,那么一些外部环境在渐渐改变,也在重新塑造着人。
任何对生活稍有观察的人,都不难得出对眼下生活的判断:食物越来越精细,可舌头越来越粗鄙;通讯越来越便捷,可人心却越来越疏离;交流越来越平面、直白、简单易懂、客气礼貌,每个人都恨不得变成一本只要一眼就能从头看到尾的大字书,生怕别人费脑子,但真正的沟通,却变得越来越困难。
赫胥黎在他的小说《美丽新世界》中这样描绘现代人:“他们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有表面的接触”。
现代生活,似乎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独立的,并相信自己是有个性的。可另一方面,人们毫不犹豫执行着各种命令,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融入到系统要求你扮演的角色中,包括这个职业角色所需要表露的愤怒、激情、奉献、乐观等各种情绪,大家都超级合作。
而业余的时候,世界只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品。电子游戏、电影、音乐、轰趴、香烟、酒精,“统统塞进我空空的胸怀”。闺蜜、知己、兄弟,这些东西大家有、我也有,可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何这边和你微信说“晚安”,那边就和人发信息说“今晚有些睡不着”?
对外界失去信心,就只能向内去自怜自恋。就像我现在写“非语说”一样,坐直了问自己,动机是什么?客观来说,可能混合了很多需求和目标。那么其中到底有多少比例,是为了求关注、赢得影响力和吸引异性?又有多少是为了显摆和炫耀、或者要证明什么?
我只能尽可能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自恋的陷阱,自恋的人,没有能力温柔。
4 虐与被虐
“愿你被生活温柔以待”,这句话很文艺,看完之后,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柔软了一点。但除了让你“心软”之外,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
生活是位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霸道总裁、对员工有时残暴有时温柔,所以祈祷他能对你温柔点?
还是说生活是大乐透,最终也不知道开出来是个啥,所以烧烧香,哪怕中不了大奖,也能抽个中小奖、鼓励奖、安慰奖?
或者说生活是场驴拉磨的苦行,抽在身上的皮鞭让我们脚步不停,只是希望,鞭子能抽得轻一点?
陆放翁临死之前“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不瞑目,那么是生活对他“不温柔”?陈世美金榜题名、还成了驸马爷,人生风光无比,不过后来却遇上大公无私的包青天,给铡了,那是生活前面对他“很温柔”、后面对他“不温柔”?路人甲一生无灾无难、无病无痛、默默无声、享年九十八,那算不算是被生活“温柔以待”?
不知怎得,“愿你被生活温柔以待”老让我想起S/M游戏里的那个M。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1973年发生过一起银行抢劫案。劫匪劫持了四个银行职员,和大批警力对峙六天之久,最终劫匪投降了。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子竟然还爱上劫匪,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令人惊讶的普遍。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暴政下的草民、所谓“狼性”文化下的企业员工,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明明被虐得死去活来,还不自知,还在小清新“愿被生活温柔以待”。
生活就是生活。
生活没有态度。
5 “容易”和“难”
以前学英语的时候,涉性的单词那真是过目不忘,记得那个牢。impotence,性无能;ED(erectile dysfunction),阳痿,二十年前读了一遍,现在还能拼出来。这可能因为从小看到、听到的“祖传秘方老中医专治什么”的广告太多吧,给我幼小的心灵蒙一层阴影,好像到处都是“无能”的人。
成年以后,对性无能的关注没了,但渐渐发现了“爱无能”的巨大领域。一天劳碌奔波,晚上洗把脸,面对着年幼孩子无知无畏的闹腾,心里好生羡慕。孩子玩个啥,都是百分百投入,大人们则面有难色陪坐在边上,有时干笑两声表示我还在关注你,或者加两句“你真棒”表示我们很爱你。好在孩子听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满足,不会再追问:真的吗,我棒在哪里?
恐怕一时父母都答不上来。因为能明确回答,表明父母心里有清楚的标准:什么是棒的,什么是不棒的。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其实更要命的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清楚”二字。
无数男女悲叹:我生命中的Mr/Miss right怎么还没出现!那么,怎样的人才是Mr/Miss right?可能有些模糊的特征:长发、温柔、眼神很好看,喜欢电影、音乐等等。于是一段时间过去,身边遇到了这么一个人,感觉自己被“陷进去”了,于是就爱了,就温柔了。英语不是说,falling in love 吗?爱情不就是“堕入情网”吗?
fall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就是身不由己,这是最容易的。跟着感觉走还不容易,身体不会撒谎,我很舒服嘛!可这和非常口渴之后喝下一大杯冰镇可乐带来的快感有何不同?快感过了,你又会口渴,而且身体还积累了一大堆多余的糖分和热量,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发胖。
追求舒服往往最终没什么好果子吃。人生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无所不能的幻想、父母绝对的宠爱、健康、活力、灵敏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家里越堆越多的电子产品、一定时间内的权力、财富、直至生命本身,都会一一失去。工作在变、朋友在变、伴侣在变,自己想要什么,也一直在变。当初的舒服,根本经不起各种变化带来的折腾。
6 人的异化
要想长时间保持“清楚”,需要自己的主动作为。斯科特·派克在《更少人走的路》里说,如果说人有原罪,那这个原罪就是懒惰。这个懒惰不是说每周工作60个小时、一天到晚忙忙忙,就能宣布无罪的。懒惰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灵的探索上。很多人在高考进入重点大学那一年,就已经抵达了人生巅峰,之后就是一个自由落体的过程。
成年以后,人的心灵探索有很多障碍。比如有老大哥已经一字一句在告诉你,你要这样、不能那样,这是温柔,那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过权威老大哥一般不用温柔这个词。在一个讲究竞争和交换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大家对你的认可,是看你能否与人合作,能拿出什么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至于生命力本身,也可以用来交换。在消费时代,大家都变成了一个个的钱包,存在的价值,只是靠买买买来实现。而在如今的大数据算法面前,人更龟缩成一串代码、一组数据,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了,只是一个个数据和流量的提供者。
温柔的前提条件,就是拒绝懒惰、对社会所期待的和要求的一切保持评判性的距离。
7 规则和信仰
我有个朋友,曾经烟瘾很重,也试过很多方法戒烟控烟,就是没用。后来他有了信仰。五六年前的一天,他向主许下诺言,一天只能抽两根,不管早抽晚抽,一天超过两根就是违规。除非,当天晚上有饭局或者茶局,可以再加两根,这样一天最多可以抽到四根。我问他:烟和打火机就在你身上,你从没违规过?
他说:一开始违规过两次,但每次违规,随后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是上帝的惩罚。
我又问:那如果你今天两根的指标用完了,然后晚上又想抽,然后又没有饭局或者茶局怎么办?
那我就打电话约人出来吃饭或者喝茶,这样我就还有两根的名额,但也只有两根,加上白天的两根,就是四根。
如果约不出来人呢?
那我就不抽,等明天到了,我就又有名额了。
就这样,五六年了,他从被尼古丁俘虏的老烟枪变成了现在自由自在的“小酌”一派。我这位朋友关于控烟的规则,非常明晰,对于所有情况完成分类,并给出相应规则,没有任何模糊地带,而由于有信仰的支撑,执行上也没有问题。
有看官会说:你这跑题了,控烟和温柔有啥关系?且容我慢慢道来。
就像前文我论证的,为了保持“清楚”的内心(其实也就是自己生命力的觉醒并且持续保持),需要对社会所期待和所要求的一切保持批判的距离。别人说得再好、那是别人的事,千万别用它来指导我的生活。我都不了解我,难道别人能比我还了解我?面对各种外部世界的陈词滥调,保持距离是最好的方式,而不管是选择顺从、逃避、还是挑战,都会造成内心的冲突,造成自我的异化,这一点用萨特的“他人即地狱”最能总结。
批判是为了剥去非我的属性, 找到真我。忠于真我,才不会行尸走肉, 剩下的,只是处理你和生活关系。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费尽心血得来的体会:生活就是生活,它没有态度和立场,但人为生活立法。
人为生活立法!重要的事情多说几遍。
(其实我说这是和康德学的,你会更相信我一点点吗?)
我来规定我一天抽几根烟,我来规定今天跑多少公里,我来规定遇到伪君子怎么应对、遇到善良人要说什么、遭遇欺骗和背叛如何处理、遇到美和温柔又要做什么.......否则的话,人们常常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然后在一次次懊悔中,觉得生活之谜越来越难解。
就像我那位控烟的朋友一样,立法尽可能明晰,对于所有情况完成分类,并给出相应规则,没有任何模糊地带。当然他是靠宗教信仰的支撑去执行,我要靠什么去执行呢?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信仰。你说你啥都不信,也是一种信仰,比如“虚无主义”就是这种信仰的一个标签;“社会达尔文主义”也是一种信仰,相信这是一个狗咬狗的世界,弱肉强食;哪怕“人就是混吃等死”也是一种信仰,只要你做得彻底,你也可能成为精神领袖。
对于我来说,温柔是一种不错的处理生活的方式,因为背后是爱的力量在加持。爱是一种信仰,是力量、勇气、智慧的来源,是超越生死、穿越时空的绝对永恒。就像《星际穿越》里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