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饭局上,一老板谈起了人生感悟,他说“人生大约是三分看努力,七分看运气,而选择走什么路是自己运气的一部分”。这让我突然想起关于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一些做选择题的处世道理,但我因为认知里仍将努力看为绝对主导,因此十分好奇他其中道理当中是否有非结果论的逻辑关系,便问道“如何才能得知自身当下的抉择是正确的?”然后一回答说可以参照现状比较上的增长率,二又是时间印证方面的说辞,不过这仿佛也是关于结果论的解题方式。但一想,既是归于未知,那凡事因因果果什么的归咎于“运气”倒也没什么错误可言,便没再续问了。
回家的路上,滴滴师傅听到广播里关于某共享单车面临倒闭的报道,引以打开了话题,谈到了关于共享概念与资本竞争及国民素质的不平衡关系,使得如今产生了这么多的“城市垃圾”,我借着酒劲随即便加入了吐槽阵营,大谈社会创新意识匮乏及市场的恶性竞争关系及有关部门规范处理和整顿力度的问题。借此,我还借用在金融上的所学,将市场经济、野蛮增长、先观望后调控的政治逻辑等类术语加入进去,俨然一副颇具洞察力的姿态,更武断结论说,这是目前并不具备绝对执行条件的创新形式,被淘汰的也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律。
然后猛然,我想起了共享单车兴起之初,包括自己也会迫不及待注册使用,并在想到绿色出行、移动互联网趋向成熟、便利性、高适用价值等词汇时不禁对提出这个共享概念的人赞叹不已的心态,再想到如此种种,也恍恍不过一年多点点的时间而已,便顿然产生了连锁的焦虑反应。
心思细细想来,时间简直就是越发小气了,它似乎已经不愿在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个功绩、甚至同一个道理身上有过多逗留。我还记得早先少年时,成名的一个人,会成名很久,成功的企业会继续成功,甚至一个小而善意的举动都会被歌颂。对比此时的观景,不禁让我想到贾跃亭就寒心、想到饭桌上那些善于应变的人就忧心、想到根植在思想里的那些“过时的玩意”就痛心,想到我突然就知道了原来所有生活里的无所适从,都可以是依旧立身在人群中而不知如何对接、建立沟通和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那种感觉。而那些追寻着在麻木中,还奢求带一点点深沉意义感的,或许就是普通人最倔强的姿态了。
但我几乎想象不出来诸如这无所适从类型的普通人,曾信过运气吗?这类型的普通人,追求过平凡到极致的生活吗?这类型的普通人,有过自己的骄傲、努力、执着和付出吗?不,甚至不会有人知道了,时间的吝啬,在对待普通人上,会连发表解说的机会都剥夺掉,且剥夺得如同我们拒绝一切负能量般自然。然后慢慢地,我们的倾听都施与得格外谨慎,会因为不适用而选择不必听;慢慢地,我们的诉说都会变得格外小心,因为不管用而不必说。这时,我们开始强调理性并且谈论活着的意义,对外变得格外客观,而对内也终于舒展了起来,感悟到难能可贵的生活其实还有平凡啊。而那些成功的人呢?他们似乎从没有既定的处世逻辑,他们的信仰便是识时务,这类人,遇事不拒绝、不武断、不高亢,人群中,他们保持微笑,绝对地拥抱未知,把眼力练得直窥人性,宛如那些正在谈论着的,抉择运气也好,市场的运作淘汰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一样。
于是人们的层级逐渐分明了起来,成功的人带着光环,时常更替;普通的人静享平凡,大肆堆积。我们都开始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并且越发固执地在坚守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对别人持有的意义感,偶尔劝说,偶尔赞许,偶尔沉默,偶尔得像从未有过相差无几的起点一样。
我再想起饭局上那个成就最高的人,自己细细聆听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时的谄媚神情,还有在每个节点都在酝酿拍须话语的心思,我清楚自己应当惭愧,但此时涌上来的却也不再是惭愧感了,我心想或许只是我们生而不同,或许仅仅是因为我们不一样,我们有着不同的境遇。不过更奇怪的是涌出了这些想法后也不再是释然的感觉了,可能终究还是觉得少了什么,我知道这不是我因为中年而多愁善感了,应该是想感慨,时光终归还是逝去得太快了一些,快到连我们的人生抉择也罢,市场的运作淘汰也罢,都如一帧帧划过而未有起伏的影像。
呼,生活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