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求分析
确认真实需求与大致构想。
需求还是解决方案?更快的马车还是更快?
- 多问几个为什么
- 根据产品所处的阶段量力而为
- 方案是否与其他用户利益冲突
例子:易信上线初期用户提出附件的人功能
1.1 为什么想要看附件的人?看看周围有没有美女》为什么要看这个?因为……
方案:附件的人
需求:结交陌生异性
1.2 为什么不做:上线初期易信用户体量不够,地点分散,可看到的人少,与微信对比,会暴露产品弱点
1.3 男性用户此种需求较高,可能对女性用户造成干扰
2. 为谁设计:用户角色与使用场景
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具体形象与用户目标。对目标用户的目标,行为,观点进行研究,抽象成虚拟用户,用以辅助产品的决策与设计
- 基本属性:相片、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及和你产品有密切关联的基本信息
- 用户简介:围绕产品的用户描述,需强调不同人物角色之间的核心差异点
- 用户目标:关注目标和行为模式,即用户为什么要使用你的产品
注意:
- 人物角色不是用户细分:人物角色更关注用户的目标和行为模式,我们将不同的目标,行为,观点的用户划分出来,构建成了人物角色。
例子:美食社区,按性别,年龄区分则没有针对性,按照只看菜谱的用户与喜欢贡献菜谱的用户,则是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目标
- 用户角色不是真实用户: 一个具体用户的习惯,偏好受他的经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按此构建会使用户画像不具有普适性,不能代表一群用户
使用场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产品
ex:阅读应用--晚上躺床上看书:夜间模式,屏幕方向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