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拿到这本小书时,被它的轻和薄给惊到了。这是本仅有7万2千字的阅读指南书。可别看字数少,翻开目录还是能看出书中内容的丰富性。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教会读者用三个步骤,去牢记一本书的内容,并切实地将它们转化成自身能力。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讲的是有效率的读书,第二章讲的是边读书边做笔记,第三章讲的是牢记读到的内容,第四章讲的是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第五章将的是读书对人生影响产生的实例。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精髓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因为学以致用嘛。前面几章讲的大多是方法论,如何去学习读书,而第四章的内容,是学到了以后怎么去用。
作为第一篇读书笔记,我们先来谈谈如何有效率地读书。
01 确定读书的目的
读书总是会抱着一定的目的来读的。读经典类书籍,大多是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眼界;读工具类的书籍,大多是为了马上就能用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读成长类书籍,大多是为了提高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和水准,增长见识...
我们读一本书之前,最好能确定自己此趟读书的目的,这样阅读起来,带着目的,带着问题深入书中,阅读的效率和吸收的深度都会更佳。
02 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一本书,不论薄厚,一字不落的从头看到尾,啥都想消化和吸收,这是读书的笨办法。前面说到了读书的目的,既然是带着目的的阅读,那么我们读书时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而那些不需要的信息,是暂时对我们来说不重要的,可以随时舍弃。这样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那么,怎么做呢?《实用性阅读指南》中给出了三个方法:
1)清楚自己读书的目的;
2)概览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大概了解书的内容;
3)确定问题
做到这三步后,马上开始阅读,我们就能很有目的的做到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03 有意识的输出
读书的时候,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种输出的意识。这里说的输出包括两种:一种是讲给别人听,一种是写出来。
在读书尤其是读到疑难复杂处的时候,不妨想想,一会儿我讲给比别人听时,应该怎么样讲对方会比较好理解?那么首先我得自己反复琢磨并消化吸收了这部分知识,其次还得把这块内容打磨好,包装成他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这两步,都能大大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写出来也是一样的。包括我今天写的这篇读书笔记。在看完书后,我们头脑中可能只有了一个模糊的框架,过一段时间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看到的重要内容写出来,传达给别人,这个过程会大大加深我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04 争取多读
《实用性阅读指南》中的这个“争取多读”的点子,具有非常丰富也非常有趣的含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日常阅读中,我常常喜欢跟一本书死磕。包括这次端午节也是,想要磕完那本《如何写影评》。实际上看到后面,已经倍感吃力也有点无聊了。如果我能够换一种思路,换一本书调剂一下,再回来继续读,都会轻松很多。有时候,死磕一本书真不是个好点子。相反,同一时段内多读几种不同类型的书,是个很好的调剂。
作家毛成真先生在他缩写的《同时阅读10本书》中写到:“'超并列‘读书法,不是每次就读一本书,而是在不同场所读不同的书,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阅读几本书。“这个说法,与本书中的”多读些书“的说法不谋而合。
一次多读几本书,有哪些好处呢?本书中列举了三种:
1)注意力会大大提高;
2)每次阅读不同书籍时,会拼命回想“上次读到哪儿了”,“这本书是讲什么的”。一天内多次读不同的书,头脑不断转换思考,反而对书本的印象更深了;
3)让读书变得更加有趣。
以上是关于如何有效阅读这一章的读书笔记。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 —《实用性阅读指南》1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