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昨天讲了放在一开头的序言——SCQA结构,今天说说每一页的标题和最后的小结。
之所以先讲这俩大部分,是因为他们的原则和格式相对固定,在这本书里面有非常清晰的指导意见,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
至于Body部分,我自己觉得非常困难,因为书本里面讲解了很多种不同的思考和表达方法(被作者称为“讲故事”),有归纳,有演绎,有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
就像你想从A地去B地,很希望知道一条笔直快捷的通道,结果巴巴拉奶奶给了你一幅迷宫地图,说:孩子,左边右边,上边下边,都可以走哟。BUT,你要自己去打怪升级哦。。咳咳,谢谢奶奶。我能开架直升飞机hui~过去吗?
总之,Body还是放在后面讲吧。
写标题和小结的第一个原则是,有“思想”。换言之,能够回答“so what”的问题。
比如,一个标题是“今年xx饮料品牌的销量增加了10%”。这又So what?
如果修改一下,变成“今年xx饮料品牌的销量增加了10%,但去年该品牌的销量增加了15%,且今年饮料品类的总体市场规模增加了20%,说明该品牌落后于市场增速,且自身增长乏力。”
就更能让观众明白,这一页想点出来的信息——一个与增长相关的问题/故事。
写每一页标题的时候,不断问自己,so what,so what,so what?努力表达提炼出来的思想,而不仅仅是陈述事实。
真的很难(每次写的时候都好想用爪子去挠墙。。嗞。。嗞。。)但反复这样做,能够提升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第二个原则是,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Storyline)。
假设把你的PPT里面每一页的中下部内容全部挡住,只露出标题。从头到尾读下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否?
传统的PPT读起来大概会是这样的:
日程,
宏观经济状况,
xx品类状况,
xx品牌状况,……
总结
用金字塔原理改造之后大概会是这样的:
如何在2018年实现xx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翻番;
宏观经济稳中有升,主要由消费拉动,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强劲增长;
xx品类属于消费品领跑品类,市场规模连年两位数增长,主要由电商驱动;
xx品牌过去3年总体增长率为8%, 7%, 8%,落后于品类增长,源于电商表现欠佳;……
实现xx品牌市场份额翻番的三大行动建议:一,二,三。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可以看出来,改造之后的标题,连起来就是一篇有逻辑的故事。
呼。。。果然写故事是个烧脑的活儿,我又想去挠墙了。
关于小结的第三个原则是,产生可执行的具体行动建议,行动的结果最好可以量化。
比如说,在上面的例子里面,最后的三个建议,都是关于具体行动的。
具体行动的几个要素,WHO, WHAT, WHERE, WHEN, HOW, 应尽量在描述中交待完整。这样相关的部门才知道接下去要做什么,销售部要去什么渠道铺货,市场部要去买哪些时间段的什么节目做广告,研发部要在什么时间出一些什么方向的新品,等等。
如果再能将具体行动的效果一 一量化,就能顺便把各个部门的KPI都捎带脚给定好了。
OK, 关于标题和小结,今天就酱紫了。
要把狼奔豕突的思想,塞到一个规规矩矩的框框里面,真心不容易。咨询行业的小伙伴们,你们的脑袋会越来越方咩?(还是越来越尖。。)
总之,偶要愉快地去睡觉了,晚安,啦啦~
(2017年4月11日,办公室窗外。有风,阳光)
|图片来源:网络+拍摄|
|扑 你 一 脸 正 能 量|
时时伴你左右,一起连滚带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