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年前离开简书,已有许久不曾动笔。说来惭愧,当初加入训练营时立下的豪言壮语应犹在耳,可是心境早已不复当年。忆及训练营里那些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作打卡,相互之间善意的批评指正,那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
这两年,我一直关注一下他们的动态,却发现有很多已退隐江湖,转作他业,能坚持下来的已经屈指可数了。其实可以理解,人都是活在这个物质世界,梦想总是会被现实的菜米油盐打败,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而我自己,这些年也经历了许多的人与事,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头破血流之余,让自己感悟颇多,把这些记录下来,也算是总结一下生活对自己的馈赠吧。
学会了感恩。17年大病一场后,为了调养身体,选择离开简书,停止了写作。说实话,那时真是在训练营写得正开心的时候,小伙伴们你追我赶,进步非常神速。自己也写了近十万字,写了三十多篇文章,其中一个短篇小说,一个中篇小说,好像找到了自己以后的写作方向,准备甩开膀子大干,多练习小说写作,期待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
可就在这时,一场大病袭来,人直接躺进了医院动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整体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整个人精神状态十分萎靡,身体恢复也很缓慢,出院时医生强调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能劳累,特别是不能熬夜。可是我有个习惯,一定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写东西。熊掌和鱼不能兼得,无奈之下只有暂时放弃写作了。
为了锻炼身体,我开始练习跑步,从开始稍快一点走路都会气喘吁吁,到后来渐渐可以慢速跑1公里、2公里甚至5公里,体能得渐渐到了很大的提高,整个精神状态大为好转,精力更为旺盛。
这期间,偶尔听到叶武滨老师的易效能时间管理讲座,他倡导的“高效率、慢生活“”的理念,像打开了一扇窗,给我带来极大的启示。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我给自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长期、中期、短期计划,每天早睡早起,从早上的晨练、记晨间日记开始,把每天的事情按紧急等级分类,用清单管理的办法,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条不紊,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感恩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放慢了生活的节奏,重新调整了前进的步伐,也让我认识到事业、梦想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才是第一,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零。其实人生会有很多不同的阶段,要顺应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三、四十岁以前拼事业,到了一定的年纪后,回归自我也是一种修行。
学会了宽容
首先要宽容对己。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要求很高,凡事力求做到极致,给自己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工作中,尽管自己尽心而为,也做出了一点成绩,但现实里,很多事情哪是凭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如愿的,很多时候付出和回报并不能成正比,所以有时候情绪很容易被左右,心中难免郁闷。
这个时候就我告诫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只有自己去调正心态,对待事情要学会看开、看淡,对人、对己都要放过,保持好的心态,才会生活得心平气和。渐渐地我遇事不再钻牛角尖,待人接物更加平和了。
给自己寻找修炼心性的方法。这几年,坚持工作之余练习书法,静下心来临帖,磨砺自己的心性,有意识的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给自己作适当的心理调适。比如《正念的奇迹》,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现在我明白了,只要保持正念,时时处处都是修行,做事只要尽力就好。
还要宽容待人。宽容不光对自己,更体现在如何待人。以前自己追求完美的性格,不光对自己严格,对周围人都是如此,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时,都或多或少会有带入,有时处理得不很得当,我也为此非常焦虑。比如对孩子非常严厉,教育方式简单,没有耐心。对下属,工作上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会毫不留情面的批评。
现在我知道要适时控制自己的脾气,作换位思考,讲究方法和策略,尽量做到即使批评,也更心平气和,团队氛围大为改观。在家庭里也尽量改变与家人的相处模式,用倾听、讨论的方式来积极沟通。
学会了做事。参加工作已经很多年,身处职场,因为性格使然,有时候处理问题还是会意气用事。比如遇到不好相处的上司,故意刁难人,有时难免会起冲突。以前逼急了或许会不管不顾,当面给他下不来台。
但现在我会冷静处理,不争不吵,先把事情担下来,事后再找合适的机会跟他说清楚,尽量与他达成共识。如果不能一致,以领导的意见为主,毕竟要讲究主次,认清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经过这样处理,他会知道我是顾全大局的权威人,这样的工作关系会渐渐融洽起来,在工作中,摩擦会越来越少,工作也越来越顺利。
人总是在慢慢成长,关键的是要善于学习,学会反思和总结。最近老是在想,如果更早的时候,有谁能给我这些建议,或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生活不易,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空间,会让人过得轻松许多。生活不易,更要用心经营,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