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称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字的过去时,三个字的进行时,四个字的正当时,目的就为了称呼起来方便简单,朗朗上口还亲切无比,但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叫名显得过分亲近或有套近乎的嫌疑。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次给学生做介绍,当天很是凑巧的,来了三位同姓的老师,再做介绍时难免会让人感到晕头转向,怎么都是一个姓的,这样称呼起来就很麻烦,如果统称某老师,三位会同时答应,这样就很尴尬,如何直呼其名之后再加之老师二字,又感觉很不尊重对方。
我们经常开玩笑的称一位很年轻帅哥同事为老王,久而久之,就改不了口了。在一次活动之后,大家匆忙离场,一时语急,没观察好周遭环境,我就脱口而出“老王......” 语出才发现两三个回头回应的王姓老师,其中一位老师幽幽的说“他要称之为老王,我们应该称什么呢?”呵呵......一片笑声。
有一位女同事,宝宝很可爱,我们常发挥大忽悠的功力,让她把宝宝带来玩玩,一次孩子的姥爷带孙子经过学校,就被一眼尖的看到了,大喊一声“快来啊,老F的儿子来了......”大家一拥而上,吓的孩子哇哇大哭,孩子的姥爷看这阵势吓得带着孙子火速离开。后来听她说,她的父亲问她现在大家都称你为“老F” 以后会怎么称呼呢?呵呵......
还有一例,就是前面提到的,两个字的名字,很容易重名,为了避免张冠李戴,在开会或通知时,总会在名字后面加上所属组别,进行区分。所以往往会见到这样的通知,李某(学)、李某(土)。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称呼一个人呢?从上面的称呼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就是要以这个人的生理特征来与姓名结合起来。
称呼很重要,称呼得体倍感亲切,称呼使用不当,打破伦理生态规则,犹如二八月乱穿衣,既有界限又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