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共有5个皇帝没儿子,谁继承了他们的皇位?

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框架下,皇帝驾崩后,皇位传承遵循严格的法则,即由其直系血亲、即嫡长子继承大统,以确保皇位稳固及血脉的纯净传承。


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继承人的选择便变得极为宽泛。皇室血脉、宗室子弟、甚至功勋之臣都可能成为候选人,这使得皇位继承变得更为复杂与多变。

有的皇帝承袭大统是因侄儿之身,有的皇帝则是兄弟相争后的胜利者,更有甚者,乃是叔叔荣登皇位,显示了皇位的传承之路,既有直系也有旁系,多样而复杂。

在选择继承人时,礼法顺序并非唯一标准。相反,各方利益的均衡考虑往往更为关键。这意味着,继承人的选定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全面权衡各方得失。

在西汉官方认定的十一帝中,竟然有五位皇帝膝下无子,这一事实令人震惊。这一奇特现象在古代帝王家族中极为罕见,无疑对西汉王朝的传承与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那么,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究竟是谁接过了这权力的接力棒呢?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注定要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他们,便是皇位的新主人。


【01、汉惠帝刘盈】


对于汉惠帝是否育有子嗣,此事实际上尚存疑云。确切地说,关于他是否有儿子的问题,目前尚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这仍是一个待解的谜团。

据史书记载,汉惠帝在位时,宣称拥有六子。其中两位皇子更是相继继承大统,然他们皆成为吕后之傀儡,朝政大权旁落,任由其摆布。

吕后逝世后,功臣与宗室结成同盟,共同铲除了吕氏家族势力,并废除了吕后所立的小皇帝。此举旨在恢复朝廷稳定,确保皇权不受外戚干政。

他们声称,这六个孩童并非汉惠帝血脉所传。当年,吕后暗中安排怀有吕家血脉的宫女入宫,诞下的子嗣皆被伪装成汉惠帝之嗣,以此混淆皇室血脉。

后世多持此见,以为功臣与宗室联手编造谎言,意在废黜年幼之君。此举被视为弥天大谎,意在掌控朝政,实乃权谋之术,以欺瞒天下。

无论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西汉官方认定汉惠帝无后。鉴于这一状况,朝廷遂展开行动,着手挑选新的皇帝人选,以维系国家统治。

根据礼法,新皇帝的选定应出自汉惠帝的侄子们,将他们中一位过继给汉惠帝,从而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确保皇统的延续与稳定。

汉惠帝的侄子中,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襄实为最佳继位人选。他名正言顺,且在铲除吕氏一族的行动中功勋卓著,其威望与实力皆不容忽视。

若他荣登大宝,不仅难以驾驭,更令功臣们错失了那份“随龙而起”的荣耀。此举不仅损及功臣们的利益,更使得朝廷权力格局陷入混乱。

最终,宗室与功臣以刘襄外戚势力过盛,恐步吕氏后尘为由,否定了刘襄的帝位之选。转而立不显山不露水的刘恒为皇帝,即后世所称的汉文帝。

按照礼法,汉惠帝刘盈的地位显得颇为尴尬。宗庙中“左昭右穆”的传统布局,在此时也显得难以应对,给皇家祭祀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树立一位性情温和、易于驾驭的皇帝,实则顺应了广大民众的期盼。此举既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又符合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实乃明智之举。

当刘恒踏入京城,众功臣方觉他并非易于驾驭之辈。原本以为能轻易掌控的他,实则深藏不露,难以捉摸。此等发现,已然为日后的局势埋下伏笔。


【02、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汉武帝之子,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一载。其皇后上官氏,更为年幼,芳龄仅及十五。昭帝与上官皇后,两人年岁尚轻,却早早遭遇生离死别,实乃人生一大憾事。

霍光作为权臣,严密把控汉昭帝后宫,命宫女皆着难以解开之裤。又令太医告昭帝,体弱多病,宜独宠皇后,不宜多近女色,以此维护皇室血脉纯净。

鉴于汉昭帝所处之境,其生子之难显而易见。朝中局势复杂,政务繁忙,使得他难以有足够之闲暇与后宫妃嫔共度时光,生育后代之事自然变得尤为艰难。

汉昭帝未曾留下继承人遗嘱,故其驾崩后,汉朝皇位悬空。此时,选定新皇的重任,便交付给了霍光。他肩负着朝廷的期望,决定汉朝未来的命运。

霍光面临三个抉择:一是维持现状,继续辅佐年幼的皇帝;二是另立成年皇室成员为帝,以稳定政局;三是篡位自立,掌握最高权力。每个选择都关乎国家命运,他需深思熟虑。

其一,汉武帝的三子刘旦的后裔。刘旦的命运并不顺利,他因霍光的逼迫而离世,这使得霍光成为刘旦子嗣的仇敌。这段历史,深刻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其二,汉武帝的四子刘胥,年龄已逾半百。若刘胥即位,以其年资,霍光将难以维持大权独揽之势。因此,刘胥的继位可能性亦受到限制。

其三,谈及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彼时尚年仅十九,根基浅薄,难以自立。因此,他势必得依赖霍光之力,以稳固自身地位,确保王朝之安宁。

霍光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精心挑选了刘贺作为皇位继承人。他期望通过此举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确保家族的长远发展。

他以荒诞之姿,赐予众将士诸多兵器以资武装,又大力提拔昌邑旧部入长安,与霍光分庭抗礼,意图一较高下,展现其不凡之志与权谋之术。

刘贺竟然擅自更换了上官太后宫中的卫尉,连霍光的外孙女都不放过。霍光深感事态严重,意识到再不能任由刘贺胡作非为,必须采取行动来维护朝廷的秩序和稳定。

若再不采取行动,刘贺恐将对霍光构成生命威胁。霍光处境岌岌可危,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迅速作出决策,以遏制刘贺的野心,确保霍光的生命安全,维护朝廷的稳定与和谐。

霍光与众重臣携手,共同上书于上官太后,阐明刘贺之失德,请求废黜其位。太后审阅奏章,深思熟虑后,终下诏废除刘贺,此举彰显国家纲纪,维护了朝廷稳定。

那么,下一任皇帝应花落谁家呢?那两个已被剔除的候选人,显然不能再列入考虑。我们必须另觅人选,既要明智果断,又需具备治国之才。

此时,丙吉,昔日大将军的长史,向霍光献策道:“霍大人,卫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仍在人世,现今居于长安城中。或许,他可成为我们新的希望。”

生长于民间,根基浅薄,且年仅十八,这般背景与年纪,在霍光眼中恰恰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他既无显赫家世可倚仗,亦无复杂纠葛牵绊,故为最佳选择。

霍光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刘病已收为养子,并倾尽全力辅佐他继承大统。于是,刘病已得以登上皇位,开启了他作为汉宣帝的辉煌时代。


【03、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身为汉宣帝之孙,继承皇位。他的首任皇后,正是出自名门望族,乃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之侄女许氏,出身显贵,气质非凡,与成帝共结连理。

许皇后育有一子一女,然皆幼殇。汉成帝独宠许皇后十数载,致使后宫无人得子。此间,成帝之爱专属于许皇后,其他嫔妃皆无所出。

随着岁月的流转,许皇后青春渐逝,汉成帝对其的宠爱也日益衰减。他的目光转而聚焦于赵飞燕姐妹,将专宠倾注于她们,使得后宫的荣宠之天平倾斜。

赵飞燕与她的妹妹赵合德,这两位宫廷中的佳人,尽管备受汉成帝的宠爱,却都未能为他诞下皇子。这使得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始终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遗憾与不安。

汉成帝逝世后,有大臣指控赵飞燕之妹赵合德陷害皇子,致使皇室血脉断绝。此事遂成后世“燕啄皇孙”之典故,揭示了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当赵飞燕姐妹入宫之际,汉成帝已步入三十有四的年华,执掌帝位亦长达十四年之久。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所生的儿子竟无一能得以保全。

关于他无子之事,与赵飞燕姐妹之间的关联程度,实难确切断言。或许是命中注定,或许是其他原因,但具体缘由,终究难以揣测,只能留待后人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与西汉其他无嗣的君王有异,汉成帝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展现了独特的决断。他并未遵循传统,而是亲自挑选了合适的继承人,确保江山稳固,血脉延续。

公元前9年,时年四十三的汉成帝,深感子嗣无望,遂下定决心挑选合适人选继承大统。他用心审慎,遍览宗室,以期能寻得一位贤能的继承人,确保汉室江山稳固。

他面临双重抉择:一是信任自己的三弟刘兴,将重任交付于他;二是选择已故二弟之子刘欣,传承家族血脉。两者各有考量,他需权衡利弊,审慎抉择。

汉成帝为甄选佳才,特将两位候选人共召至长安,精心设局以观其能。此番考察旨在全面了解二人的学识、品行与才干,从而选出真正的人才为国家效力。

刘欣赴京之际,其祖母定陶太后傅氏慷慨解囊,以丰厚珠宝馈赠汉成帝后赵飞燕与国舅王根,冀望二人能代为美言,助刘欣一臂之力。傅氏此举,显见其对孙儿前程之殷切期望。

此外,汉成帝还需权衡另一重要因素,即立其弟为新帝后,自身在宗庙中的地位恐将陷入尴尬境地。因此,他需审慎抉择,确保自身地位稳固。

经过深思熟虑,汉成帝最终决定将侄儿刘欣选定为皇位继承人。他正式将刘欣过继为嗣子,并郑重地册立他为皇太子,以确保汉室血脉得以延续。

汉成帝驾崩后,年仅十九岁的刘欣继承大统,成为新任帝王,史称汉哀帝。他的登基,标志着汉朝新篇章的开启,也预示着一段新的历史篇章即将展开。


【04、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乃是历史上闻名的断袖皇帝。他以独特的情感取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一笔。其事迹虽非传统,却展现了人性的多元与复杂,引人深思。

他深爱董贤,不惜慷慨赠予金银珠宝,更授予大司马高位。而他对董贤的宠爱远不止于此,两人关系亲密至极,竟至同榻共眠,彰显其深情厚意。

某日,汉哀帝与董贤同榻而眠,哀帝早醒欲起,却见董贤酣睡未觉,其头恰压哀帝衣袖之上。哀帝不忍惊扰,只得静候其醒。

汉哀帝生怕惊扰了董贤的安睡,遂小心翼翼地拔剑割断衣袖,动作轻盈,无声无息地起身离座。他深知董贤的重要性,不愿因一丝声响而扰其好梦。

“断袖之癖”的典故源于古代,相传某君王对一位臣子宠爱有加,两人关系亲密无间。一次,君王竟将衣袖割断以示决心,从此,“断袖之癖”便成为形容过分宠爱或亲近的代名词。

汉哀帝在深爱董贤之余,并未忽视对后宫的关怀。他始终保持着对宫廷内各宫女的尊重与照顾,确保她们的生活起居得宜,充分展现出他的帝王之责与温柔之心。

傅皇后身为皇后,备受尊崇。汉成帝尚未入土为安,汉哀帝已心急如焚,为傅皇后之父赐予侯爵之位,可见其对傅氏一族的宠爱之深,荣耀之盛。

傅皇后出身名门望族,其家族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声名远扬,更以权势显赫著称。其家族成员在朝堂之上举足轻重,影响力深远。

汉哀帝深宠董贤,不仅将其视为知己,更将其妹妹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此举昭示着哀帝对董贤一家的特殊恩宠,亦反映出他对亲情的重视与呵护,使董贤在朝中地位更加稳固。

傅皇后与董贤之妹,尽管深得汉哀帝宠爱,却皆未能诞下皇嗣。哀帝之嗣无人,宫廷之中愁云惨淡,国家未来亦因此蒙上了一层阴霾。

汉哀帝离世后,太皇太后王政君终于挣脱束缚,携侄王莽疾步未央宫。她果断行动,一举从董贤手中夺回大权,重振朝纲,展现出坚定的政治智慧与决断力。

王政君并非汉哀帝之祖母,然因她曾为汉元帝之皇后,汉成帝之母,故受汉哀帝尊崇,得以称太皇太后,彰显其尊贵身份。

然汉哀帝时,独宠祖母、母亲及妻家外戚,王氏外戚被边缘化。王政君侄王莽,一度被逐回封地,权势大减。哀帝之政,可谓偏颇,重亲疏而轻贤能。

此次重掌大权,王政君与王莽深感前事之鉴,不容再蹈覆辙。为避免汉哀帝时期的困境重演,二人共议,必须择一易于驾驭之君,以稳固朝纲。

选择新皇帝的重任,便落在王莽的肩头。他肩负着朝野的期望,决心为帝国寻找一位贤明的新君,以稳固汉朝的江山,维护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此刻,中山王刘兴已离世,这位曾与汉哀帝争夺皇位的王子已不复存在。他的子嗣刘箕子,年仅九岁,尚显稚嫩,肩负着中山王的血脉与责任。

王莽深思熟虑后,最终选定了刘箕子作为他的得力助手。刘箕子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质,赢得了王莽的青睐,成为了其麾下不可或缺的一员。

按理而言,新皇应从汉哀帝后代中择立。然刘箕子,实乃汉成帝之嗣,因其堂弟身份,王莽特将其过继予汉成帝,而非汉哀帝,此举实乃破天荒之例。

汉哀帝在宗庙遭遇尴尬,此皆因王莽精心策划的报复之举。他深知汉哀帝曾打压王氏外戚,故借此机会让汉哀帝颜面尽失,以此彰显王氏之权势。

为确保王家外戚不被刘箕子未来边缘化,王莽谨慎行事,严禁刘箕子的母亲及其他亲属随他入长安。此举旨在维护家族地位,避免任何可能的冷落与排挤。

刘箕子即位后,随即更名为刘衎,正式登上大汉皇帝的宝座。这位年轻的君主,便是汉朝的终结者,世人称之为汉平帝。


【05、汉平帝刘衎】


为彻底断绝汉平帝生母的外戚势力,王莽巧妙安排宗室子弟冒充卫姬之子,并对卫姬坦言:“此人将为你之嗣子,尔与当今圣上,再无血脉之连。”言简意赅,逻辑清晰。

九岁的汉平帝,在王莽的严密监视下,独自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征途,肩负起登基的重任。他年幼无知,却必须面对这重大的历史时刻,承担起国家的重任。

卫姬被迫远离亲子,每日以泪洗面,心中对儿子思念不已。忽一日,长安来书,乃王莽嫡子王宇所寄。卫姬惊喜交加,期盼信中能有与子团聚的消息。

王宇深感父亲对待汉平帝母子之举颇为不仁,忧虑重重。他担忧,待汉平帝成年,必将对王家心生怨恨,寻求报复。此等隐患,实难忽视。

王宇深知王家需寻一线生机,遂毅然决定向汉平帝之母伸出援手。他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其顺利进入长安,为王家谋求一线希望,保留家族血脉。

此事不久便为王莽所察觉。他心中一惊,眉头紧锁,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不妥善处理,恐将引发轩然大波。于是,他立即着手调查,誓要揭开真相。

王莽冷酷无情,竟因一事断然下令处决嫡长子,并下令灭卫姬全族,仅留卫姬一人于世。卫姬深陷无尽悲痛,不久后也离开了人世,留下悲惨的往事。

年幼的汉平帝目睹母族覆灭,内心充满无力与痛苦。他尚年幼,尚无法扭转乾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奈与悲伤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他还打算与王莽结为亲家,迎娶其女。此决策不仅是两家政治联盟的延续,更是他巩固权势、拓展影响力的明智之举。他将与王莽家族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未来。

汉平帝与王莽之女联姻后不久,即在未央宫意外离世,年仅十四,令人扼腕。此事引起朝野震动,众人对平帝之逝深感痛惜,亦对王莽之权势愈发警惕。

关于他的离世,真相仍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尽管众多猜测和推测纷纷涌现,但至今仍无法确定其确切的死因。这一切,使得他的离去更显得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

史书记载,汉平帝目睹母亲遭遇,心怀愤懑,誓言为母复仇。王莽为消除隐患,果断采取行动,暗中下毒,将汉平帝毒杀,以确保自己的权位稳固。

部分史学家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王莽在此时并无必要诛杀汉平帝,此事件似乎充满疑点。王莽的行为动机,或许另有隐情,需进一步探究方能明了。

简而言之,汉平帝年仅十四岁便离世,且无子嗣。因此,为汉朝寻觅新君的重任,再次沉甸甸地落在了王莽的肩上,他需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

王莽此番选中的,乃是汉宣帝之玄孙,年仅三岁之刘婴。此子虽年幼,却承袭了皇室血脉,王莽意在借其身份,巩固自身地位,彰显新朝之正统,实现其野心勃勃的统治梦想。

王莽并未将刘婴立为君王,而是册封他为皇太子。自己则担任了“摄皇帝”一职,并声称待刘婴成年,将政权归还于他。如此布局,意图彰显其权力,同时又不失合法性。

不过短短三年光阴,王莽便公然篡夺汉朝政权,自立为帝。他的野心与权谋终于得以实现,汉朝的历史也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王莽的新朝自此登上历史舞台。

故刘婴未曾一日登基为帝。汉平帝虽未直接导致西汉覆灭,却实为西汉之末代帝王,标志着西汉时代的终结。


【06、写在最后】


汉朝五位无嗣之君,唯汉成帝独辟蹊径,亲自选定继位之人。其余四君,或受限于权臣,或受制于命运,皆未能自主决定王朝未来。而成帝之决断,彰显其独特之眼光与胆识。

他独自走过四十余载,岁月悠悠,却唯有他一人坚韧地活了下来。命运弄人,他的所有儿子都未能陪伴他走过生命的旅程,这无疑是他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其他四位皇帝皆英年早逝,他们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其中最为年长的汉哀帝,也仅仅在25岁的年纪便匆匆离世,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

他们的继承人皆由权臣选定,以维系自身权势。权臣无视礼法,漠视先帝权益,甚至置先帝于尴尬之境。此举既损先帝之尊,又败朝纲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汉的晚期,竟然连续三位皇帝都未能有子嗣延续皇位。这一奇特的现象,无疑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小的波动与影响。

王莽的上位之路,得益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他巧妙地利用了各种机遇,逐步积累了权力和影响力,最终成功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为日后的篡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许,这正是传说中的汉朝气运将尽之际。汉朝的荣光已然黯淡,似乎预示着时代的更迭与变迁。虽然令人感慨,但也无法逆转这历史的潮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