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炒点干货的,不过车上只有这本书,还是炖了煮汤吧,少放盐,浅尝辄止。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凯鲁亚克《在路上》
我是在中学的时候看到《血色浪漫》这本书的,书中讲了几个人从年轻时的疯狂叛逆到最后各自的尘埃落定,现在回想起来大多内容已不记得,毕竟是小说嘛,喜欢它就是喜欢里面的人和事,至于故事,年代背景不同,时隔多年大多都已忘却也不显得冷漠,剩下的就只是小说里面的人物了,有些小说里面塑造的人物之所以让你印象深刻,无非都是让你为之动情,这情,爱者,与之共鸣,厌者,以此为鉴。我的共鸣对象就是主角(显然大多人都是如此)钟跃民,但绝不仅仅是因为主角光环。我不想讲故事,因为作者比我讲的太好,只说说我喜欢的小说人物仅仅对我的思想碰撞: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主角钟跃民确实是大多数人中另类的一个,他追求的是个人主义的洒脱不羁,逃避的是社会种种的枷锁羁绊,致力于探索一直在路上的各种风景活出人生不一样的精彩,选择了和大多人不一样的生命轨迹,不可否认,他做到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我影响挺大的,乃至现在的一些习惯性行为准则仍与之有关,后来听说拍成了电视剧,不过,我没有看,倒不是赶着什么时髦怕毁原著,而是没必要,个人总认为每一个人看一本书或者是追一部剧对于其中的吸收和领悟或者是自我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接触了什么事物不重要,关键是选择看到乃至最后不自觉留下了什么。就像前几年好多人都在看流行一时的婆媳大戏,做婆婆的看了觉得养个儿子被骗跑了,做媳妇的看了认为嫁个老公被夺爱了,做儿子的看了断定自己以后也就适合做个双面胶了,所以,世间本无好与坏,思想使然。所以,读书也好,追剧也罢,给你“鸡汤”抑或“干货”,是立志还是堕落,故事是别人的,你是你自己的,你要的都是你选的。而我选择,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生活给了我什么,我始终记得: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在路上,是一种人生体验,有考验也有挑战,喜怒哀乐五味陈杂各在其中,坦然面对,认真经历,不辜负这一处风景,不耽误下一路行程。“最酷老大爷”王德顺,24岁成为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开创造型哑剧,57岁创造全新的艺术形式“活塑雕”,70岁开始有意思的练腹肌,79岁走上T台,1936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81岁了,但还有追求。 在路上,是一种敢于重新开始的勇气,不关乎豆蔻年华还是迟暮将至,Sanders上校,一位退休老人,66岁在餐饮业上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今天肯德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在路上,是一种勿忘初心的执着,去感受并找回最初渴望追求的美好。如果你一位Q龄超过十年的QQ用户,请往前翻阅你的心路历程,和十年前的自己坦诚相见进行一次心灵对话,那些曾经的意气风发豪言壮语现在仍在固执的坚守吗?还是都已往事随风。
在路上,此时,你在何处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