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会给谁多一分一秒,也不会偷偷拿掉谁的一分一秒。同样的时间内,为什么我们达到的成就却有着天壤之别?可能,你会说,我这个任务时间太紧了,我没做好,下一个我们可能还是找同样的原因。但是,你有真的想过吗,真的是你的时间不够,还是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有问题呢?
成功的人都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儿,而我们普通人有时候做事情没有办法达到那么专注,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有时候我们计划去做一件事,准备工作花了20分钟,刚坐下还没5分钟就又一不小心拿出手机开始冲浪。
一项研究表明,每次做事情被打断时,,我们都需要15分钟才能重新恢复工作状态。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感觉自己一整天都在忙忙碌碌,到快下班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每天到家筋疲力尽。2005年美国的一项商业调查中发现,一天中员工有28%的时间都花在被干扰和恢复工作状态上。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我觉得现在数字可能会更高。因为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有时候是别人来打断你,有时候是自己,但归根结底都和我们对时间的分配有关。
在《超高效时间管理》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时间块”工作法,就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大致分成几个模块。
以我自己举例,我把早上5点半到7点半定为自己的“精进模块”。在这段时间,我会做两件事情,读书或者写作。因为这段时间没有人打扰,我可以很快的将自己读的书理解吸收,也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的写点儿东西。
7点半之后我开始给自己准备早餐。一顿有营养的早餐是保证我一天动力的关键,所以我从来不会牺牲我的早餐来做其他的事情。在做早餐的间隙,我可以看看新闻,可以听一点喜欢的音乐,这是在我工作之前另外一个可以自己掌握的时间段,把它称为“缓冲模块”。
9点到12点,是我们又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我通常在这个时间段处理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为了要给客户做咨询,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做一些资料的筛选和整理,这个时间段当中我一般不会回邮件,微信之类的。我会把这整个时间都用来处理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整个过程非常高效。
下午的时间是我另一个时间块,我会用来整理上午查找的资料,整理成文档,我会把和客户电话沟通的时间放在下午,下午打打电话也能让我不会瞌睡,依然保持精力。最后我会留出来1个小时,来处理今天的邮件和微信朋友圈的一些流言,安排一下明天的工作。这样我的一天过的非常的充实有规律,不会因为时间分配的问题而加班到深夜。
利用“时间块”工作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我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使得我在工作中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较之前都有很明显的提高。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都是24小时,你选择度过时间的方式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生活中我们碰到的事情总是有难有易。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容易的事情都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这些完成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这些事情虽然轻松,却如同慢性毒药,会一点点麻痹我们的神经,一点点使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一直这样我们就会束缚住自己渴望成功的翅膀,最终变得平庸。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在忙忙碌碌的,但我们没有把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一种逃避。罗伯特说过“早晚我们都得坐下来,面对种种后果所组成的一场盛宴”。
你怎样对待你的时间,你将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必须学会有意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克服困难,放开束缚,迎难而上。在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