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次 讨克 额报特 飘若忒 俄服 拆尼似
标题的意思是英文 "Let's talk about purity of Chinese" 的发音,用相近发音的汉字写出来的话。
表示的意思是「让我们来谈谈汉语的纯洁性」。
而且标题的写法,尽管是汉字,但是习惯是按照英文每个单词之间空格来的。
很多人现在吆喝着什么 Facebook,Twitter 之类的东西没法翻译,还有 iPhone,iPad 什么的。甚至觉得「脸书」「推特」「爱风」「爱派」这类的汉语词奇土无比,透着傻逼。
那请问什么是「坦克」,「沙发」,「博客」,「播客」?
「雷克萨斯」「凯美瑞」,「凌志」「佳美」?
「新西兰」「纽西兰」?
坦克就是 Tank,你不觉着土了?沙发就是 Sofa,你不觉得土了?博客就是 Blog,你不觉的土了?播客就是 Podcast,你不觉得吐了?
Facebook 翻译成「脸书」你觉得土了?「非死不可」你是不觉得更土啊?
Twitter 翻译成 推特,采取音译,你也觉得土?
「来此 讨克 额包特 票若体 哦服 拆尼四」你就觉得土的掉渣了吧?
我在此说,上面这些词汇我没有刻意调查,而是完全来自于生活,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和大家讨论交流。
一个是纯音译,可以说上文第一行的那四个词,而在我知道的范围下,台湾的「博客」翻译是「部落格」,这两个词都是英文发音的音译直译,没有音译。Blog 是 Web log 的简称,Web 是网络的意思,log 其中有个意思是「日记」「记录」之类的,因此 Web log 意义的话应该是「网络日记」,照此来说,其英文简称为 Blog,中文简称按此规律应该是「网纪」了,再说得更复杂点,「记」是个动词,「日记」则是个名字,当然也可以当动词。而在简写当中换成「纪」这个字,则是因为它是名词。
但是历史和现实很多时候不以个人亿元转移。那么潮流选择了根据英文发音音译,「博客」的发音忽略了 Blog 中 "l" 的发音,而「部落格」中「落」的汉语声调显然又不甚接近 "log" 中 "o" 的发音。那么更可能情况下是「部酪格」。
「非死不可」用来翻译 Facebook 未尝不可,还有点伟大和致敬的意思,因为将两个名词并列的英文单词翻译成了一句话,说伟大是因为两种语言的伟大和翻译的伟大,说致敬是因为这难道不是向「马杀鸡」的致敬?
再来是意译了。那么 Facebook 翻译成「脸书」则是纯意义了。显然,「脸书」的发音完全和英文发音没关系,但是书面意思翻译过来了。
所以对于「音译」和「意译」来说常常难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可口可乐」可能是一个相对不错的例外,只是相对。
这么跟你说吧,NBA 简单称之为「美职篮」不错,然而,即便改成「683」这类毫无意义的数字,在长久以来,效果是和「美职篮」一样的。以后人们说你看今天 683 了么,科比打的太好了,你也能明白。
去他妈的「有些词不能用中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