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企及的曹雪芹

曹雪芹毕生,其实只写了三分之二部《红楼梦》,但这已足以震烁古今。后四十回,作者署名高鹗。应该说续写者对前八十回作了精细详尽的研究,并极具想象力创造性,将整个“红楼”建筑造就完毕,乍一看,严丝合缝,完美无瑕,巍然耸立,令世人叹为观止。但无奈作者与曹雪芹相比,才情见识皆不足,所以细察之下,便见许多罅隙遗漏,有时甚至梁柱不称,砖石不接。

从情节上看,故事虽能自圆其说,发展趋势也大抵如此,但总觉得作者急于了结这桩公案,贾宝玉之呆,林黛玉之死太过牵强匆忙。以人物而论,贾宝玉前期个性锋芒毕露,林黛玉无玉,紫娟诈称南方有人要接走林妹妹,宝玉便要死要活,打闹一场。且宝黛二人互为陈情,心迹已明,听了林黛玉去世,贾宝玉倒安静得很,只流泪了事。虽然作者巧妙地安排丢玉人傻,作了预先铺垫,但设计显得勉强,而宝玉前后性格矛盾,表现差异太大,难以令人信服。对比前后文字,则后部分明显文字表现力弱,一心只在叙事,既乏形象,又缺从容。前面部分文采飞扬,诗词歌赋,典故历史,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且高知远见,道学禅机,发人深省,启人智慧。高鹗亦以才气著称,官至要位,见识不可谓不广,然与千古才子曹雪芹一比,则高下立判。用句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然,世上又有几人可与曹雪芹相匹呢?祖父辈近六十年的江宁织造肥缺,积累下高屋广厦,金缕玉衣,让少年时的曹雪芹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出入精品浩繁的书屋。而极盛而衰,大厦顿倾的悲惨,让曹雪芹终于品味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他的所视所学所经所悟,又岂是常人可以比肩。兼之天资卓越,呕心沥血,高鹗之流,再难望其项背。才既不逮,情又不及,悟又不透,而《红楼梦》恰恰又重在讲情感,悟人性,对高鹗而言,要续写得前后一致,水平相当,确属强人所难。后四十回差强人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月明红红 (本文只我个人观点,无意违背红学思想) 一日和老师谈论起《红楼梦》,他说他是极不喜欢林黛玉的,一天哭...
    月明红红阅读 9,880评论 20 20
  • 咖啡室的香氣 兩對交接的眼睛 猜不透的心思 引發奇特的幻想 秒針的跳動聲 蔓延在 這細小的咖啡室 冷空氣仍然肆意亂...
    小梨子姑娘阅读 1,586评论 0 4
  • 今天上午我的同学转学了,因为他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没法照顾他,所以只能转学不转学是不行的。我们都会非常想念他的...
    杨皓宇yang阅读 2,839评论 0 0
  • 在部队第二次过年,思念是在所难免的。 昨天晚上和父母视频通话,看着妈妈脸上日渐增多的皱纹,爸爸头上的白发也占领了半...
    想做梦的大黑狗阅读 2,593评论 4 3
  • 亲子日记--59 2018.11.5星期一阴 每天和儿子相处的时间就是陪他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有欢乐、有忧愁、有...
    合岩悦色阅读 7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