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 奥野宣之 著 张晶晶 译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一.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6分钟)
1.本书重点介绍了适用简单的读书方法---笔记读书法。它可以让读者不只是读过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融入身心,成为自己无形的财富。
2.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技巧,可是好的方法和技巧能帮助我们更多地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智慧,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3.读书的心态应该是放松的,符合自己阅读节奏的。如何提升阅读速度也是本书介绍的重点之一:多读,快读都是最好的阅读基础。
二、作者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是什么?
1.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2.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3.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4.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5.用19个技巧来充实读书体验。
三、与解决方案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读书技巧 笔记管理 购书清单 转变财富 重读 体验 整理
四、不解决问题会有什么困扰?
1.读书看起来读了很多,速度很快,结果却是什么也记不住。
2.技巧学了很多,能转化成阅读能力的却很少。
3.读过之后,发现忘得快,总怀疑是自己记忆力不好,否定自我,严重打击自信心。
4.当别人想让你分享读书的心得,经常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因为书,只是看过了,而没有用脑子想过。让别人误以为读书无用。
五、解决问题后有什么好处?
1.阅读能力提升,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不一样,看问题的视角就更加独特和有趣。
2.阅读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可以打通更多的领域,方便结成学习联盟,使大家更有希望看到自己的成就,同时,增加了他们爱学习的信心。
3.能轻松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再感到焦虑和无助。
4.阅读能力也可以是自我对我展示的一张强有力的名片。毕竟它打破了很多人传统认知上的束缚。认为阅读就之只能是一本正经,只能是艰苦的。
六、具体解决问题的步骤
1.阅读,那么对象就是书。书怎么来?买。怎么选?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选好书。
2.看书怎么看?直接拿起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看吗?反问一下自己:你这样读书的效果好吗?能记住的内容多吗?而花费的时间却很多,是吗?什么愿意造成的呢?
认知误区或者是读者本身的知识盲区限制了想象。读书最重要的一点是转化思维,解决生活问题。
3.改变书与读者的关系,让读者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人是习惯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产物。当习惯和环境都往理想的状态去靠近时,那么阅读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4.在生活中收集线索,把阅读内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从最简单的一句话摘录、分享开始。
5.分享,以教为学都是最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地通过与人沟通、分享,才能更好地验证阅读的实际效果。当然,一段时间内的刻意练习也是必备技能,不可忽思。
七.作者对解决问题后的愿景展望是什么呢?
1.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2.让阅读这样的方式成为很好地解忧剂,更好地方式提升生活的品质。
3.在阅读里能重获自信,找回自我。
4.好的读书方法改变思考方式,希望人们对读书生活更有层次、更加深刻的理解。
5.再简单的方法,只要运用起来,都是好的方法。
感触最深的点:
1.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重读笔记是最快捷的方法。
2.笔记分类:4类。随想笔记:每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只要是让你有感觉的任何事或者人都可以记录,包括灵感和想法。
3.读书笔记的关键点:能坚持下去。刚开始不要过去追求完美主义,从一句话笔记开始,更容易着手。
4.葱鲔(同伟读音)火锅式读书笔记
初级版: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例如:200801(即2020年08月01日)、《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奥野宣之
升级版:写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摘抄;评论。
例如:200801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奥野宣之
摘抄:写读书比价也是有窍门的,简单来讲,就是要彻底地专注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读书的目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模仿评论家的做法,学习、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语句才是最重要的。反过来说,如果有写信息对自己来说无关紧要,那就干脆丢掉。读书的重点事自己认为那些内容重要,并将其彻底消化。从这一点来看,写在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可以只是一句话。
评论:人们在阅读时,总是奢望一次性能记住所有的内容,所以通常都是选用逐字逐句阅读。把所有书中的观点统统记下,却从来不曾在行动中使用。
这使我想到了平时购物,只要一看到商场有打折,就疯狂地购物,没有思考过,哪些东西是否是我的生活必须品。只想着价格便宜,只管往家里塞。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家里被一堆廉价的无用货堵着,分不清,哪些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又是可以随时丢掉的。
这主要时关系到效率的问题,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才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