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内蒙古,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草原,蒙古袍,蒙古包或者是那特殊形状的蒙古帽, 我妈妈的家乡就在内蒙古,我的民族跟着妈妈,是蒙古族,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蒙古族的一个风俗,一种礼仪呢?那就是献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1至2丈,短者3至5尺,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哈达是蒙古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在内蒙古,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城、尊敬的意思。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使两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白色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这样一来,藏族部落就以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且是从中原兴盛之地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直沿用至今。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回内蒙古玩儿,车子刚刚停下来,就看见几位叔叔穿着蒙古袍、戴着蒙古帽、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我们车前。一打开车门,其中一位叔叔用双手捧着哈达,高举过肩,把双手伸向我们,妈妈很自然地低下头,叔叔就把手里的哈达搭在了妈妈的脖子上。我很好奇这是什么礼仪,于是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礼仪呀?”妈妈笑着回答我说:“这叫做献哈达”。每当有客人到来时,他们都会给客人献哈达,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最大的祝福——类似于吉祥如意,还会唱祝酒歌、赠两杯酒喝呢。”说完,妈妈接过叔叔递过来的酒,喝了下去。
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们蒙古最能表达礼仪的风俗,一定是献哈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