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知是荔枝来

文/快乐心


读完《长安的荔枝》,有些感触,深深体味到本书作者马伯庸所说的那句话“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世功成万头秃。”


我想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人情难题大过技术难题。

二、权力的罪恶。

三、历史应该铭记小人物。

一、人情难题大过技术难题。主人公李善德完成从岭南采办新鲜荔枝运往长安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其实有明暗两条线。

明线是解决荔枝保鲜期短,但运送距离长的技术难题线,暗线是应对官场叵测、人心险恶的人情难题线。

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件很讽刺的事,人人眼中难比登天的技术难题,竟然都远不及人情难题难搞。

本书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讲述了长安城的九品小吏李善德工作多年后,终于贷款买入了属于自己的小宅子,本以为自己和家人生活有了盼头,却没想到自己倒霉的被人设计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荔枝史,要在贵妃的诞日之前从五千里外的岭南运来,新鲜的荔枝,即使快马加鞭的运送也需几日。

荔枝一日色变,两日相变,三日味变。

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他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官场险恶,明争暗斗,李善德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已是满身疲惫,被上司坑了以后,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是无路可退。

他拾起希望,振作起来,在心里怀揣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去做一个难以实现的梦。

过程当中陷入了怎样的艰辛苦厄与阴谋算计,卷入了怎样的权力决斗与官场叵测,最终窥一般而知暴,通过运送荔枝这件小事,窥见天宝末年大唐朝廷由上至下的奢靡腐败与官场运作的秉性规则。

人生总会在绝境之时逢得一线生机。李善德在广州遇见了胡商苏谅。商人是无利不起早,与李善德用五张通牒文书换得他运转荔枝实验的经费,而且还许诺日后真正转运荔枝时再通力合作,费用都有他资助。

李善德用四队人马做实验,用“分枝植瓮之法”和“盐洗隔水之法”,一共能争取到十一天时间。

用竹箨封藏荔枝,效果也还不错。如果等枝条枯萎之后,立刻摘下荔枝,放入短竹筒内,再放入瓮中,效果更好。

荔枝保鲜最有效的法子,是取冰镇之。一旦朝廷出面转运,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各地唯有听任调遣。转运队只要一过长江,便能从江陵的冰窖调冰出来使用。

如此施为,荔枝抵达长安时,庶几在色变与香变之间,勉强还算新鲜!

可光有想法还不成,具体到执行,涉及二十多个州县的短途供应,何处调冰,何处接应,如何屯冰,冰块消融速度是否赶得及。

这一份新鲜荔枝的转运之法,关涉气候、邮驿、州县、钱粮等几大领域,内中细碎繁复之处,密如牛毛,外行人根本难以想象。从驿站之调度、运具之配置、载重与里程之换算,乃至每一枚荔枝到长安的脚费核算,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须做到极细密极周至方可。这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思虑不当,便很可能导致荔枝送不到长安。

当李善德怀揣着千辛万苦得来的实验计算数据加之完整地周密记录文书回到长安,这个荔枝史却处处碰壁。

他就像一个怀揣一肚子文学却也无处用武之地,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

官场的势利让他明白险恶人心之极,他一切又回到原点。他不可能凭一己之身完成这个根本也完成不了的任务。

好友韩茴帮他分析原因,为何一个荔枝史会在半途遭人追杀。是因为他的功劳会强占了岭南经略府的功劳,日后圣上就会怀疑他们的办事能力。长安鱼朝恩这个宦官披着伪善的面孔骗走李善德的手写文书,他是想拿去邀功请赏。李善德终于明白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的官场道理。


二、权力的罪恶。

鱼朝恩把手书献给了最有权势的杨国忠。当李善德被人带到杨国忠面前,赐给他一枚畅通无阻的银牌,他的身份就摇身大变。他明白了原来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招福寺立马消除了他曾买房的借贷凭证,那些之前为难他的各部管事通通变得服服帖帖,任由他差遣,组织荔枝团队。

再次回到广州,与上次是天壤之别的待遇。一个个官员更是卑躬屈漆,服务周到,殷勤配合。

而这些深谙官场之道,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小人,明明砍两棵荔枝树的枝条装瓮,却为了有备无患,换成砍三十棵树,毁了一个荔枝园。

阿瞳姑娘,曾经那么信任李善德,如今觉得他是一个不讲信用的小人。她那痛苦绝望的眼神,深深刺痛无能为力李善德的心。官大一级压死人,这都是奉了杨国忠的密传。他厌恶自己的卑微恶龊和袖手旁观,他辜负了一颗真心的交负。

他在最艰难时遇到的商人苏谅,那个帮助过他度过难关的人,他也无法回报了。小人赵新民为了拍马屁,解决李善德的后顾之忧,想赶尽杀绝,借商人伪造通关文碟罪名抓捕苏谅。得知消息的苏连夜逃走,带走了转运荔枝的最重要的双层翁。世上的因果都是轮回息息相关的,是互相成就,也是相互制约。

在与时间赛跑的转运途中,沿途的驿站都人去楼空,荒凉破败。原来杨国忠说不用李善德的胡商支持费,而是取之于民,层层剥削的都是民脂民膏。从岭南运送两瓮荔枝到长安的费用,大概要七百贯,这还是船底数,就是说,无论运一枚还是运两瓮,至少都要花这么多。两瓮荔枝大约有四十枚,平均下来一枚耗费高达十七贯五百钱。

三、历史应该铭记小人物。

当李善德再次回到长安,站在乱葬岗上,听闻呼啸而来的飞骑只奔长安,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的,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筒,筒内塞满了荔枝。


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所涉水陆驿站总计一百五十三处,每驿月均用度四十贯,半年计有三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每站附户按四十计,一共有六千一百二十户,丁口约万人,荔枝钱总有两万贯上下。合计五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尚有两万五千七百贯结余。

黄草驿每月用度三十六贯四百钱,由附户二十七户分摊,每户摊得一贯三百四十八钱。长行宽限半年,等于每户平白多缴八贯,再加上折免荔枝钱,每户又是两贯。

为了将这两瓮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岭南要砍毁多少树?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一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还有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为相者,该当协理阴阳,权衡万事。荔枝与国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权衡,圣人心中,又觉得孰轻孰重?

李善德在杨国忠面前只为寻求一个真理,他不畏强权,据理力争。他知道最终他逃不过一死,他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不是死在疲于奔命的旅途,而是死在龌蹉昏暗的人心算计中。

命运就是那么戏曲化。正当李善德准备托孤坦然赴死时。在贵妃诞辰之日,由高力士暗箱操作,把这岭南荔枝,他的家乡味道一博妃子笑,谄媚邀功的起始源头原来是他一手筹谋。当然这个荔枝史得赏,贵妃和圣人抛下一串荔枝送给李善德。李善德戏剧性地保得一条命,被贬岭南。

他远离官场,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荔枝农。他许诺要给阿瞳复活她的被毁荔枝园。回归初心,远离纷争,同时也躲过了长安的“安史之乱”。

个人英雄背后,其实是无数个小人物兢兢业业、代代接力的努力。

小人物才是历史创造的土壤根须,正是因为小人物奠定的后世根基,才滋养出枝头上绚烂的个人英雄。

人们崇尚在史册上铭记大人物,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于建功立业的想象。

想象着自己也能像他们那般指点江山,纵横百阖,可是实际上,我们多数人都是小人物,只是浩瀚夜空中的一点威猛星光。

但是我们不必惧怕自己的弱小,承认并悦纳自己的弱小,反而是一种强大,因为纵使只是点点星光,亦能汇聚出璀璨星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