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地人没有到过北京之前,强加给老北京人儿一标签:傲气,瞧不起人。很多人都觉得北京人处于中国的首都,祖国的心脏,因此自身的优越感特别强。可是事实上,北京人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北京正在往"大北京”的方向建设和发展,对于去北京打工的外地人都持有包容热情地心态,他们并没有故意抬高自己的身份,并不因此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就看不起外来客,而是平等地与人相处,真诚待人,展现北京人的豪放劲儿。
《正阳门下》这部电视剧正是讲述了正阳门附近四合院里住着的几家子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的正直仗义厚道的故事,这部剧以正阳门的胡同里的几户人家、食品厂、北海公园、天坛、教育局、饭馆一系列北京特色的建筑景点为空间横轴,以六十年代大饥荒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为时间纵轴,贯穿了这群人身上发生的变化和喜怒哀乐。时代的变迁在这群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故事里的最重量级人物韩春明(外号小五子,因为在家中兄弟姐妹之间排行老五),他十分重视情义,是一个仗义疏财豪爽的人,在他的身上,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北京人的厚道、敢拼敢闯、从不在背后捅人一刀子。拿最明显的事情来说,跟他从小住在一个院里、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哥们程建军因为嫉妒同院的姑娘苏萌喜欢韩春明,就千方百计地给春明使绊子,表面上很和气,但是背后却搞出各种花样挤兑春明。程建军的父亲是一个干部,人脉广,然而韩春明家里没什么背景和关系,他们下乡做知青回城后都面临着没有工作着落的难题。韩春明一家子人都指望着程建军的父亲也能帮他找一份工作,因此程建军表现得跟个大爷似的,等到有工作的机会了,程建军偏不给春明机会,而是把机会给了苏萌,而人家苏萌根本不领情,苏萌觉得程建军的心胸太狭窄,因此不接受他的好意。无奈之下,程建军还是来到了春明家里,说他的父亲只要到了一个名额(本来是两个),就把这个机会让给春明,等到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自己再去争取,表面上做个老好人让春明对他无限感激,春明确实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任何事情都对程建军特别信任,不敢说程建军的不是,每天都笑脸对程建军。可是程建军呢,卑鄙阴险奸诈,在背后嚼人舌根,打春明的小报告,说春明偷食品厂的面包,还投机倒把。实际上,这些事都是春明帮别人做的,而且在败露后他也一个人把责任承担下来,一个人扛着,不让自己的朋友受委屈,自己离开了食品厂,但是他的仗义正直得到了整个食品厂工人的赞许,这也衬得出程建军的奸猾。
韩春明对待自己的师傅也是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当然他的做人处事的哲学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师傅——自称九门提督的关老爷教给他的,每当他遇到难题了,就会提着两瓶小酒到关老爷家里陪关老爷吃点小菜、喝几口小酒,问他计策。关老爷有一个有意思的特点,闭着眼睛闻酒味就能猜得出是什么酒,可谓爱酒如命。关老爷为人正直仗义,做事极有分寸,在他的点拨下,韩春明也变得知人情世故,但是不圆滑,对待亲人朋友该硬就硬,该软就软,是非分明,他一开始对待程建军是彻头彻尾的好,没有一点原则,但是他慢慢感觉到程建军的不仗义,因此善良中也露出尖利的锋芒。任何时候,不要一贯的对别人好,这可能让那些坏人觉得自己是怯了怕了,就应该给他们一巴掌,让他们感觉到痛,慢慢地把这群人渣治过来。关老爷就像是胡同里的活菩萨,不管是谁遇到了麻烦事都会来找关老爷,而受到了关老爷指点后,甭管是谁心里豁然开朗就跟明镜似的,跟他聊过心中的不痛快之后就会境界大开,不会走歪门邪道,而是正正直直活人、做事。关老爷不允许任何人做出对别人不仁不义的事情,包括自己的孙女,韩春明的大嫂在关小关的茶罢楼对面开饭馆营业的第一天,关小关让自己的厨师去试探,抽了空,让来参加春明大嫂饭馆开张的宴席的客人们都扫兴地走了,伤了大嫂与亲朋之间的和气。关老爷知道自己孙女做的这样一件丧天良的事情后就来找孙女,教训孙女但是关小关仍旧不听,关老爷心也没软,虽说是自己的孙女,但是该管教的时候严加管教,毫不含糊,赢得了邻里小辈的尊敬。他就像关公,是周围人心里的佛。有了这样的好师傅,徒儿韩春明能差的了吗?!
韩春明说过,自己做人做事,都是强调该与不该。他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公正无私。孟小杏刚进城那会,苏萌热心地给孟小杏找了一包袱能穿的衣服,但是被苏萌奶奶要回去了,苏萌奶奶瞧不起这群乡巴佬来城里扫荡,谁知孟小杏听了后火气就上来了,说了一些对老人不敬的话,气的奶奶喘不过气来,韩春明回家撞见这一幕后当着众人的面就打起孟小杏来,虽然也是做样子给苏家奶奶看,但确实是懂规矩和轻重,许多话是不能在别人面前说的,不能伤了大家伙的和气,可以见得韩春明是一个有礼节、懂分寸,知道团结邻里的人。表面上看着游手好闲浪荡闲人,但是骨子里却是有一股倔劲儿,一到正经事情上,他比任何人都在意。他与伙伴一起做生意,有了利润后,从不自己私吞,不贪图小利,跟自己的伙伴按照份额平摊,讲究公正公平,不偷偷摸摸地占人便宜,有什么都摆在台面上,敞明了说。
韩春明不是一个忘记本分的人。他说过,外地进城打工的孩子同样是人民的子女,为什么北京人要比他们有优越感呢?他不允许任何人排挤外来的人,看不惯农村出身的人来到城里后,有了一点钱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他看不得城里人欺负外来务工的弱小者的情景。拿孟小杏说这个道理,孟小杏也是农村进北京的孩子,她当初就是因为嫌地里的活太累,所以来城里找轻快的活儿干,于是来到了春明兄弟开的饭馆里,逐渐地做起了大堂经理,生活稍微宽裕起来,但是她逐渐地忘记了自己本来的身份,变得趾高气扬牛气冲天起来,在大厅里训服务员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双腿嘚瑟地都个没完,眼睛不看两边的服务员,而是看着天花板,一副“我比你牛,你该叫我大爷”的德行,而且服务员一有点小错误,一点不懂的宽恕,成天训斥完这个又教训那个,自己高高在上一个人都不放在眼里,都觉得这个地方太小不够自己折腾了似的。这又是和春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代表了一部分发达后忘记本性的人,不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做事,每天都觉得自己很牛逼,殊不知离开了你五子哥帮助之后,你可能连北京犄角旮旯里要饭的都不如,一个寄人篱下靠着别人的帮助才有了好生活的人,不懂得感激,天天嘚嘚嘚,值得骄傲吗?韩春明几次三番地包容忍着孟小杏,可她就是看不出一点脸色来,没眼力见的人总得吃亏,不是在这里跌倒,就有可能在另一个地方爬不起来,早晚是要栽跟头的。话说回来,孟小杏也不知道“和气”怎么写,待人有时候就是讲究和气二字,这多关键呀,你以后找人办事还好说话呢,有时候说话做事不给自己找点退路,不是情商不够是什么,和气生财,老北京人的哲学在孟小杏身上一点都看不着影子。
韩春明的另一优点就是爱济人于危难之中。故事的一开始,破烂侯因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仇人家的儿子所以断绝了与女儿的往来,并且在女儿丈夫生病需要住院女儿来开口请求父亲的帮助时他都不理睬,最后还是韩春明看不过去将侯姐的丈夫用板车拉到医院里用自己的钱垫上给侯姐的男人治病的。破烂侯看到了春明的举动,也深受触动,不仅认回了女儿,并且更加信任春明这个小伙子。人们都是爱结交仗义疏财的朋友的,有的人吝啬,有的人想帮又掏不出钱来,想一下,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能帮却不帮,到你有困难的时候,想叫别人帮你你又开得了口吗?!情义二字不是说有就有的,它也是相互的。在苏萌爸爸生病需要一大笔钱做手术的时候,他二话不说,不顾自己与苏萌之间的间隙挺力相救,打了程建军一脸。这样的仗义的人给北京人争脸!
老话讲,多行不义必自毙,多仁义一点,就会结交更多一辈子的挚友,总结韩春明的一生,正如他喜欢的那四个小碗儿:茶飘香,酒罢去,再回楼,聚朋友。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能掂量出好坏来,行不义之事自己脸上也挂不住。
很喜欢《正阳门下》,透露着老北京胡同里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满满的人情味儿,让我们不自觉地进入其中,为四合院里的春明拍手叫好,也为那些不义的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