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是由来已久的科学思想,在数学上经常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构造一个模型,再根据不同的数值和限制条件代入。其实不仅仅数学上可以建模,写作上也可以。
在阅读众多文章经过一层层抽丝剥茧之后,我建立了小说、干货和时评类文章的写作模版。这三个模版都是可以看后就用的,大家可以在这些模版的基础上自行发挥创新,早日写出爆款热文。
小说写作模版
写小说的第一步是选取题材。题材就是你所要描写的人物、时间和故事情节。没有题材,你就无从下笔;没有好的题材,你就不会写出好的小说。
但是关于怎样去选取题材,用什么方法或标准去选取题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能不能从日常见闻和平凡生活中去选取有价值的小说题材,要看你的修养如何,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如何,以及对一个问题认识的深刻程度。
姚雪垠先生在《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中指出:
“在你开始文学创作的视野之前,必须用理论、学问、生活实践,先创造你自己。假如你自己糊糊涂涂,浅薄庸俗,你怎么能用文学去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怎么能做一个改造人类灵魂的技师?”
一、明确立场
在动笔之前,需要解决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小说?”你想通过小说肯定什么、批判什么、鼓励什么和否定什么,你的立场观点是什么你都要清清楚楚地写在纸上,这样在写小说的过程中会有根中心线,能够分辨出哪些材料与小说主题有关哪些无关。
二、选择覆盖更多受众的内容
这个在我的“写作马斯洛模型”曾有提到过,人是社会的动物,观察大多数人的需要,小说说白了是消费品,是拿来给别人看得,精不精彩的话语权是在读者而非作者。
首先在语言上不要过多炫技,掉书袋子和专业性过强,这会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其次,小说内容要更多地反映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思想情趣,多从普通的事物中去组织情节,从平凡处见道理。
三、选取足够典型和深刻的人物和情节
①用心把你的人物养大
全心全意地研究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找出他们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尽可能地让他们带有典型的意味。把主要人物的名字写在你的记事本上,他们的年龄、性格、人生中会经历的几件大事统统写下来。
走路时牵挂着他们,吃饭时想着他们,好像他们就在你的身边似的。一旦对它们有了新的想法,就记录下来。当你出现闭上眼睛他们便以恰如他们身份的动作言谈出现在你脑海中时,你便可以动笔写下他们了。
②串联起你的情节
情节就是人物与事件的有机组成,而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为互相链接的不同情况。许多小情节结合起来,反映出一个突出的和较为重要的事件,叫做场面。
你在动笔之前,先将小说中情节之间的关系加以分辨研究,用一根线把他们串起来,组成一个大的场面。接着研究这个场面,苦思冥想该如何把这个场面描绘的宏大、深刻和具有新意。
四、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表达想法
一般在写小说的过程中,作者往往会有新的想法产生,从而引导小说中的人物走向自己渴望表达的那一面发展。但前提是建立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已经支撑起了小说骨架的基础上,赋予小说更多的意义是画龙点睛,操作难度比较大,但也给广大作者留下了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五、用这些步骤去深察和批判其他作者的文章起到练习的作用
经常在简书上或一些杂志上找小说题材的文章,用这些标准去衡量判断,练得久了自然对写作的能力有所提升。
干货写作模版
问题型
常见结构:
场景/痛点——解决方案/窍门招数——总结
误区提示:
①问题太大或者痛点不准;
②解决的方法没有干货;
③总结太短,不够到位。
根据学员帝天宇的文章“《超级聊天术》让你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加以说明。
说到聊天这个话题,我一直以为我是比较善于聊天的。但是生活中经常对面遇到个熟人,问声吃过了没,就不知道该说啥了。不知道怎么聊下去了。应该是我骨子里对闲聊有误解,总觉得闲聊就是浪费时间,久而久之造成我跟别人闲聊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
这是他的开头,先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让读者产生共鸣:“呀,我也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接着他又提供了一些方法:
1.称赞你看得见的地方。突然开口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就先称赞对方。
2.不要说不。
3.不知道怎么聊,就问对方。(部分列举)
最后,他的总结是这样的:
当然所有想提高闲聊的水平都需要你不断地刻意练习,任何技能你刻意练习都可以成为专家,希望你看到今天的内容能有所收获。
按照模版来讲,这篇文章大致结构已经具备,然而我所列举的只是文中不到1/3的内容,那么其他内容就显得跟问题本身不大必要,该删则删,干货类的文章也不是东西越多越好,只要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读者就会很满意。
技巧型
常见结构:
场景/问题——要点——总结
误区提示:
没有应用举例
彭小六在《让阅读变得很有价值的10个妙招》展现了一个成熟干货作者的修养。
1. 写一条朋友圈推荐
2.领读
3. 导读
......
10. 分答接受提问
每个要点都列举了具体事例,比如说在“线下分享课”中就一口气举了四个例子:
《李海峰DISC》,这本书就是海峰老师在商学院上课的实录;
《视觉思维》,这位韩国图解力老师把自己的分享课变成了书;
《设计你的人生》,这本书的缘起就是一个设计师的灵感分享,他们先做了工作坊,然后才将工作坊玩得步骤变成了这本书;
《涂鸦笔记》,这本书告诉我们,来一二三四,拿起笔,我们一起画··· ···
讲技巧一定要分点明确,不同的点配备不同的例子。
总的模版和思路
精准主题——应用情境化
精炼内容——步骤流程化;方法要点化;工具模版化
精彩形式——呈现趣味化
干货类的文章必须提炼出流程化、要点化、模板化的样式,缺失了可以让学习者学习、模仿的知识要点,像“30天速成之类的”,无论多么让人膜拜,都不是真正的好文章。
时评写作模版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对于时事新闻不能有模有样地说上几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写文章的。但看很多人的时评写的并不怎么好,写作思路也是飘忽不定,写法随意毫无章法,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辨识度,还有的时评写的太浅,让人一看结论就没有想读的欲望。
写不出来深度时事的原因:
一、对时事没有深切注意。只是简单地了解了新闻,就直接根据自己的见识书写一通。如果是专家大咖,那么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不必考虑这些。但是如果还处在大量知识输入学习阶段,那就得搜集更多的相关信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更多有质量的信息,列个提纲,再落笔成文。
二、对于时事评论心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版去发挥创新。这是一个次要因素,文章的结构需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变换形式,但对于还没写过多少时评的我们,先去学习那些好的模版,其实是十分重要的。
经典时事文章模版:
我国以前文章,大都用四分法:起、承、转、合。起就是提出论题,承就是承接上文的内容继续正面发挥,转是转为侧面反面或深入一层的发挥,合就是结论。
起:论题要有一件或一件以上的事实,论题的提出本来只是事实的说明。说明的过程要简练周到,不能列举过多事实,所列事实要与主题保持相关。事实如不先说明,意见便不宜发挥。
承:论题说清楚后,就要开始分条讲自己的看法,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各条内容不要矛盾或者雷同;
二、趋向不要混乱;用肯定的句式的话就统一用肯定句式,不要前面肯定后面否定。
三、分量不要畸轻畸重。不能针对某种一点过多阐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必要说理。
转:自己把对事实的每个部分讲明白后,就需要笔锋一转,来聊聊自己观点对立方的不成立原因。
合:这些都写过后,最后就要写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最后判断,下词造句一定要坚决,不要用什么“大概”、“可能”、“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我也不知道对不对”等等不自信或不准确的话。这看起来好像是表示谦虚,实际上大可不必。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个模版:
论题到手先简要说明一下这个事情的经过以及事情讨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分条说明你对这个论题抱持的意见和看法,最后将上文概括一下表达自己对事态将来发展的看法。
总结和反思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文讲了哪些内容:写小说、干货和时评的三个模版。这是目前简书上最火热的三种写作文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了一些基本模型,再自由发挥创新,才是普通人写作进阶的最快方法。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个模版,只是为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朋友提供的参考。要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法,还需要大家多多从写作中、阅读中去找印证,不能翻来覆去只拿着这一个格式来填充文章!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