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讲可信性,首先提到了网络钓鱼。从最初的假邮件,到后来越来越高明的钓鱼网站,网络钓鱼的伎俩不断翻新。那么,怎么才能擦亮眼睛避开陷阱呢?答案是运用批判性思维。
下面从观点本身及观点来源来讨论其可信性的问题。
评估一个观点要从两个不同层面着手:第一是观点本身,第二是观点来源。
对于“天下雨是因为某个人心情不好”之类的说法,人们只会当成笑话一笑而过,此观点无论出自何处都缺乏可信度。
但是对于“天下雨之前,蚂蚁有可能会搬家”人们就不会感到惊讶,这个结论具有可信度,所以我们是否该相信该观点取决于信息的来源。如果该说法出自生物教科书或生物专家,就比出自某个小报上更可信。
无论是观点自身还是其来源,可信度都有程度之分。它们并不是要么完全可信要么丝毫不可信的。
“美国总统被秘密绑架而且一个酷似他的演员取代了总统”的说法让人觉得不大可信,但相比之下“美国总统是来自遥远星系的外星人”更不可信。这是观点自身的可信度让人怀疑。
如果一个你喜欢的同班同学被举报偷了东西,你很可能觉得矢口否认的同学是可信的,但从TA口袋里找到被偷的东西后,这位同学就失去了可信度。这是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一位研究投资的朋友说“某某平台是一家很好的投资公司”,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是可信的,如果TA本人也在这家平台投资,就更加提高了其可信度。可是如果我们获知TA将从我们的投资中得到可观的回扣,其可信度就随之降低了。
因此,我们审查观点时需要问两个问题:第一,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观点本身缺乏可信性?第二,在什么情况下信息的来源缺乏可信性?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该观点与我们观察到的或我们已知的或其他可信的判断相冲突时,观点本身就缺乏可信性。
明天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