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录

以上几位是北欧最具代表性,在世界范围产生了积极影响的诗人,当然,要说明的是不仅仅与此,此外,北欧还有非常多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他们共同谱写了北欧文学世界的灿烂星空,耀眼与世,并将持续照亮着人类的星河文明,使不用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靠的更近,要清楚文明是不分民族的,彼此的,这或许才是我们诗写的最大意义,或者说诗歌本身上毫无意义。不知是何缘由,我总觉的北欧的诗歌在肌理上与我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他们在写作过程之中的意象群,那种生命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原始力,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个性,“个性”两字其实对于诗歌的描述是非常笼统的,换言之,任何轻言对诗歌下定义的行为皆是一种粗鲁,野蛮的行径,都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一种否定?当然,一切种种或许都言之过早,到目前为止,一切的定义,概念都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诗歌,君知否?诗写的越多,识的越多,方知我们一直在门外徘徊,当然,诗歌也并非庙宇之物,尽管也有此方面的绝作,所以我们没必要把诗歌神圣化,诗歌一旦陷入高堂必然远离烟火,离人而去,投入哲理,形而上的怀抱。应该说诗歌包罗万象,这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上至帝王下至布衣,市井小民,皆是诗歌所要吟唱的对象。因为内容包罗万象,使得诗歌本身所要承担的越来越多,诗不再仅仅是一种抒发感情的载体,诗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得诗歌本身一直在变化,自我革新,以便适应每一代人的需要。因为外部的原因人们情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我这样说并非否定古人的智慧,而是作为现代人,我们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认识一切事物,往细的划分就是说每代人都有其自身的诗歌任务,你不要不相信,那些具有高创造力的诗人一直在变着戏法在拓宽诗歌的表达能力,我这里不仅仅指向的是一种形式,还有一种题材等等,假如有一天人们不再阅读诗歌,那么因为最有可能在诗人身上,而不是其它,诗歌自身有生命力,但,这种力量也需要依靠诗人的创造力,以满足读者的需要,诗歌有些时候可以走在读者的前面,但一定不能落后于读者,这样才能保证它的生命力。你比如说,很多作者说诗歌的最大意图就是共鸣,但,我要说的是这万万不够,要知道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引起共鸣的不仅仅是诗歌了,还有小说,音乐等等,如果诗歌只能承担这点历史使命,必然会被历史所遗弃的,这是显而易见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的诗歌皆由固定形式,音韵下解放而来,甚至一直在突破原有观念,这些都是在满足人们的一种发展,诗歌本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知道押韵等就像一根绳索套住了心灵的飞翔,于是人们一直在挣脱这种束缚,飞向更遥远的天空。或者这是没有尽头的,需要我们一代代的去追索,创造,创造才是诗歌不竭的动力,生命的源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歌写作实质上是一个“自由”的过程,这个自由并不是减低写作的难度,而是达到一定的水准后自由的表达,当然,我不否认这...
    阿牛静木阅读 663评论 1 2
  • 至于诗歌已远离读者这个话题,我还是想进一步的分析一下,但,这次分析的不是它的外部环境,而是诗歌本身就具有的韧性,不...
    阿牛静木阅读 46评论 0 1
  • 每个人在一定的阶段所喜欢的诗人都是不一样的,如,过去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
    阿牛静木阅读 818评论 0 2
  • 哈瑞·马丁松是瑞典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也是北欧诗群中最具有鲜明个性的诗人,一九七四年获得诺贝文学奖,相对于北欧其他...
    阿牛静木阅读 40评论 0 1
  • 接上节,其实我喜欢赖特的诗歌,抛开其它,其实我更在意的是他那种自然的表达,如果真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表达方式,那么我建...
    阿牛静木阅读 89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