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某心理公众号上看到一个留言:为什么我把所有的文章都看了,却依然这么痛苦。
这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公众号,每天的阅读量很大,公众号提供的各种心理文章也很丰富。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读者认真刻苦,他看了每一篇心理文章,他想通过看心理文章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期待从痛苦中走出来。
不过,看心理文章并没有达成他的期待,他痛苦依旧。
看文章,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而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太大帮助的。
我说没有太大帮助,是因为确实是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很多文章知识带给痛苦苦恼的人的感受。
这个帮助就是文章知识对人们的痛苦苦恼有一定的解释,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痛苦苦恼有一定的理解。
但知识,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实质性帮助。
作为心理咨询师,虽然会学习很多的心理专业知识,助人的专业技巧,但是这些对心理问题的解决依然没有实质性帮助,还是需要去找其他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这是因为潜意识才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听说过冰山理论,人意识到的内容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而意识不到的内容占绝大部分,也就是潜意识。而潜意识导致了人们很多心理问题和困扰,这些心理问题和困扰不是看心理文章、学习心理知识可以解决的,也不是有建议、有方法、讲道理可以解决的。因为这些都针对的是意识层面。
而心理咨询,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是来访者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讲述,这样的讲述会激发潜意识浮现出来,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讲述去倾听潜意识中的内容,然后进行一定的干预。
虽然潜意识意识化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核心,但仅仅靠潜意识意识化还是不够的。
我在进行自己找咨询师做咨询之前,曾进行过自我分析,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了3遍,会去分析自己的梦,会去分析跟别人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有潜意识意识化,但在心理咨询中,我还是获得了不可想象的帮助。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咨询师给我提供了一段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可以呈现出我内心更多未知的自我,这部分是在自我分析中无法呈现出来的。
关系扩展了探索潜意识的范围。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关系中,有人因为关系而受伤,有人受困于关系中,有人无法拥有好的关系,关系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扰。在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组成了咨询关系,咨询关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定是美好的,但在咨询关系中,会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来呈现来访者在关系中的潜意识,尤其是呈现让人感受不好的关系,从而进行一定的干预。
我们前面谈到潜意识意识化和在关系中的潜意识。但心理问题的解决仅仅是这些就足够了吗?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情感的参与,还需要咨询师的涵容。
当来访者把自己的问题讲给咨询师听,对很多来访者来说,她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了。但对咨询师来说,内容事情是说清楚了,那么同时伴随的情感是不是饱满、还是过于饱满、还是毫无情感,只有当来访这带有情感地表达过去的创伤带给他的痛苦,并在之后进入反思状态中,这样才是有疗愈作用的。
而要进入这样的状态,是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做很多工作,因为简单来说,有些人是被情感淹没了,有些人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情感。要达到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并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需要进行艰苦的工作的。而且这个工作并不是结构化的,不是说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等等。如果是结构化的工作,会极大地破坏潜意识的呈现,富有情感的内容更加难以呈现出来。
最后我们要谈的是咨询师的涵容。
我们前面谈到有些人被情感淹没了,当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内心很着急,怎么办呢?或者觉得太重了,会不由自主地远离来保护自己。或者面对人们其他让人受不了的状况,会忍不住去远离。训练有素的咨询师相对一般人来说,所做出的贡献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更全面的看法、更稳妥的建议,而是面对大家受不了的情况,咨询师去涵容这一切,或者多坚持涵容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帮助来访理解他的内心,帮助来访可以自己去涵容自己承接不了的状况。就像前面所说,既不被情感所淹没,也不会感受不到情感,在这样的状况下达到修通。
心理咨询流派众多,发挥作用起到疗效的方式也很多,比如:移情、反移情、诠释、矫正性情绪体验、给感受命名、针对前意识工作、针对防御机制的工作、针对强迫性重复的工作等等,我只是选择了我以为的容易被大家误解的部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心理咨询在通过什么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