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饿了么突然使出一招“暖冬计划”。
从节奏上看,饿了么这波行动有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向200位上海商家提供百万流量扶持、又向商家提供8天免息贷款券,“暖冬计划”大踏步向前。
但在饿了么“大举压上”之时,其中的细节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
“降费率”发令枪一响,商家到底感受了多少优惠?费率下降的让利能影响商家盈利吗?所谓的数字化赋能如何落地?在“暖冬计划”高歌猛进之时,很多问题似乎还要打上问号,而饿了么未来又要怎样打好“暖冬”这张牌呢?
扯虎皮,拉大旗
本月16日,饿了么“暖冬计划”的第一道闪电先劈开广东市场。
饿了么宣布,要在广东省内多个城市选取2000家中小商户实施“降费率”行动,以广州天河区为例,在这里将有100家商户享受费率调降3%的优惠。
作为首批加入“暖冬计划”的成员,在当地经营冒菜店郑先生表示,现在客单价平均20元,饿了么一天能有80单,下降3%的费率,自己一单能多赚0.6元。
同时,沿着广东往西出发,作为“暖冬计划”第二批落地城市,重庆也有感受相似的商家。
作为接入“暖冬计划”的商家,在重庆光电路经营米线的宴丽向媒体算了笔账,饿了么日常营业额有千余元,现在平均一单27元,费率下降3%后,自己一单可以多赚0.8元,一个月能节省1000元固定开支。
降费率之后,像郑先生和宴丽这样的老板最先体会到的就是每单毛利增多了,但抽佣少了,商家们的真实感受又如何呢?
据广东首批接入“暖冬计划”的一位商家向笔者反映,虽然佣金由18%降到15%,但他觉得,佣金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得看产品价值,这就涉及到口味、包装和服务等多方面。
同时,另据南京的一位外卖商家向笔者反映,自己没加入“暖冬计划”,但他觉得如果佣金有变动,最先感受到的应该是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位北京的连锁外卖商家表达了自己对外卖的看法,他的店铺淡季每天外卖有100多单,但他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线下,因为外卖利润太少,很难靠它来赚钱。
由此可见,对于佣金下调这件事,加入者或未加入者,中小商家或连锁商家,他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在大部分商家眼中,佣金并不是决定店面营收的最核心因素,相比之下,单量更为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外卖平台每天只能给商家带来屈指可数的单量,即使是0抽佣,商家可能也看不到这个平台的“钱景”,进而会放弃外卖生意。
在他们看来,外卖平台若能给商家带来更多订单,显然要不下调几个点的费率更关键,也更能对盈利产生影响,因为这关乎一家店的生命线。
正如北京那家连锁商户一样,即使做到一天100单还是拿不到太多利润,把重心放到线下也是理所应当。
因而,可能饿了么砸下时间与资金启动的“暖冬计划”,确实让部分商家感受到了“价格红利”,但再深究一步,很多商户还没能体味到更实质性的优惠,对“降费率”行为的真实看法也各执一词。
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窥见,饿了么的暖冬计划像是一场“扯虎皮,拉大旗”的营销游戏。
从年初打出保持“饿了么费率不变”,到召开商家大会签订承诺协议,再到“闪电”落地广东、重庆,饿了么“暖冬计划”有着稳步的推进节奏,但在他走过的路上,商家们能感受到多少红利,似乎不在他的谈论范围之内。
给出蜜糖般的承诺,却做出寡淡如水的行为,饿了么在承诺与行动之间的差距有点大。
“扯虎皮,拉大旗”,这种营销战术并没有错,但如果没有100分的行动,却还是把口号喊到1000分贝那么响,恐怕不会有好的结果。
到头来,别只顾着品牌声量红红火火,商家的真实优惠却被平台选择性遗忘了。
可见,旗子拉得越大,实事就要干得越多,如果从“暖冬计划”来看,就要让商家持续感受到福利的存在,不然,这部分市场份额可能难以撬动。
少放话,多做事
“拉大旗”这件事,饿了么在过去一年没少干。
自去年4月被阿里收购后,时间过去不到4个月,饿了么就身揣30亿元发动“夏季攻势”,并表示要从7月开始,每月投入10亿来进行用户补贴和市场营销,并要在中短期内拿下50%的市场份额。
不光是“夏季攻势”那么简单,饿了么还为自己制定了“三年规划”:第一年极致竞争,目标外卖50:50;第二年升维格局,目标外卖80:20;第三年重构本地生活服务价值链,一统江湖,舍我其谁。
满怀豪情壮志,饿了么确实在去年夏天拿出了“再起波澜”的架势,但最终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从内部发展角度看,饿了么被收购后要经历人员变动、新官上任等内部动作,这都需要消耗时间精力,但在过渡状态之下,饿了么却仍大举向前,他实力上到底几斤几两仍难断言。
其次,从外部市场份额看,据Trustdata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的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外卖占比59%位居第一,饿了么位列次席占比仅为36%,平台要追回的市场份额仍是项艰巨的任务。
从这样的内外环境可以看出,饿了么喊出的“夏季攻势”与“暖冬计划”好像有如出一辙的逻辑,“散打式”地向外界释放信号、周期性地传递信息,饿了么很少系统性地阐明战略节奏,这样的行为从本质上看就是一场营销。
可见,在放出狠话之后,如何践行自己的语言,饿了么需要更强的做事能力,尤其是在当下的外卖格局中,这将是对平台的多维考验。
在曾经的外卖战争中,价格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在市场开发度不足的前提下,“免费”是对用户最好的教育模式,但随着市场日渐成熟,价格不再是点外卖的最核心因素,高品质的服务更为重要。
因而,像“暖冬计划”的下调费率,打的还是价格那张牌,只不过这桌牌局是为商家凑的,但在当下,外卖平台显然不单单比拼价格优势,为提高服务品质,更要比拼生态能力。
外卖平台的生态能力从何而来?如果从商家、配送和用户的角度看,这意味着要为商家打造高效的SaaS服务体系、通过技术构建精准的配送路线、让用户享受更高质量的用餐体验,即平台要深耕这条链路上的每个单元,最终构建协同生态。
这就考验到平台的垂直能力、技术能力和效率能力等多个方面,资本和资源也仅仅是考量环节之一。
可见,饿了么想要真正为商家做实事,少抽几个点的效果还不够全面,更关键在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整体品质,让店老板享受生态之下的红利。
不过,在投入阿里的怀抱后,饿了么要怎样做好“生态能力”这件事?
近些年,阿里在餐饮生活服务的布局并不顺利,早于美团外卖推出的淘点点也曾位居行业前列,但却因地推和配送的外包模式导致效率低下,最终失去竞争优势,淡出历史舞台。
在外卖之后,阿里又在2015年启动了口碑,但在团购模式定型的当年,他很难撬动商家板结,最终也没成为故事的主角。
由此能看出,从电商起家的阿里,在生活服务这块战场入局较晚,同时又缺少这块商业基因,最终没能独闯一番天下。
如今,饿了么正直面阿里庞大的商业生态,但他可能暂时尝不到甜头,因为饿了么还肩负着阿里生活服务“流量抓手”的重任,在仍追赶市场份额的阶段下,这项任务更为艰巨。
可见,要强化生态能力,归根结底先得丰满自己的羽翼,当有能力翱翔那天,便可显现平台的长期价值,不过,在这一路上,不能只“喊口号、插红旗”,还要看旗杆插得稳不稳,实事到底干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