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辞职,一直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要么人家要求的我不会,要么我会的人家不是限制年龄,就是叫去外地。一个30+的妈妈,想要找一份离家近,又能双休的工作感觉好难!当时找了很多家单位,去面试了,也没有下文。伸手要钱的日子,不好过,要看人脸色,要做到对人关心备至,还不能喊累,因为你没上班,你一天都在家玩,你没资格。
辗转几个月都没找到工作了,都有点气馁。想着难道就这样了?我就是这样被社会、被疫情淘汰了?
一个人的时候会想很多,一天胡思乱想的,都觉得自己是否还适合在这世上生存,看不到前路的人生,是黑暗的,没有目标吗?有的,很多以后的计划,可是都建立工作以后,有收入的前提下才做的,该怎么办?不知道!
迷茫,是那段时间最多的想法。有时候都是漫无目的地让思绪乱飘,有时候走在路上都觉得自己很丧,像个行尸走肉一样的到处晃悠。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过着,无意中将自己的现状发出去,想要找到一个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的理由。后来收到了桃花源读书会的推荐,让我去看看《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这是一本让人体会人生真正幸福的书,看了这里的文章,你会发现,人生不过就是玩家灯火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中指出,任何人的遇见,就是一朵小小的联系,缓缓地散开。我们对人间的眷恋,是人和人,是更广阔的,人和世间万物的联结。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收录了现当代知名作家分享对人世间亲情、感情、美食、草木、山河等美好事物眷恋之情的文章合集。
这些作家分别有:史铁生、汪曾祺、余光中、沈从文、梁实秋、季羡林、丰子恺、老舍、徐志摩、林徽因、周作人等,这些大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与感悟。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这本书将收录的文章分为七辑,每一辑都有一个积极的与生活相关的主题。最让我喜欢的,也是最适合当下的就是第一辑,要好好儿活、有趣地活着。
这里面有九篇散文,来自八位不同的作者,每一篇都有着对人生的热爱,都是从平常生活的提炼与总结,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来自林徽因的《窗子以外》。
让我们翻开这篇《窗子以外》,看看林徽因在窗子外看到的是什么吧!
在林徽因的笔下,你能看到她内心的细腻,因为对周围一切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探究,你能从她的视角中,看到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这些细节来自于他们的言语、表情、行动上。
文章开头,林徽因从铁纱窗外的四个乡下人说起。从他们的坐姿、穿着、言谈中,分辨出他们是山西人,他们走了很多路,休息后还需要继续赶很多路。这是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就是简短的几个词语就能概括出他们的生活。
林徽因指出: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都在窗子以外。有山川、平原、徒弟,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有米粟,是农民流过的汗水让它从青变黄,在上到人们的餐桌;每一份周折都是热闹、都是紧张。
书房外的树,海棠叶子上满是虫蚁咬出的创痕;外院送煤、送米的,收水费、电费、电话费的,厨子的朋友,赵妈丈夫每月按时来拿钱,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林徽因都认真的观察过,虽然隔着个窗子,也因为隔着个窗子,你看到的都是鲜活的生。
当你想着出去看看时,还是在窗子里。你坐上了洋车,从你身上的每一件物品都能拿出去跟你人的生活比较,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带小孩的在缝补,卖菜的说得菜价也能让你想到厨师的伙食费。因为旧社会公共卫生的不完善,你又想到了粮食和政府,公务员的生活是外面所说的那样吗?不见得,也许还是拼了命的工作吧!
热闹的大街上,有着跟人讨价还价的妇女,有着为着老板着想的伙计,有着为坐上电车而奔驰的男女,有着省吃俭用后小奢侈一把的汉子。这是城市的生活,有着生活气息,虽然都是庸俗的,却鲜活、真实。
当你觉得城市生活不自然,想去看看有着山水古刹的名声,了解点内地淳朴的人情风俗。你到了,还是在窗子里。在公交车的窗子里,你看见来往的生意人,你看见坐过站的老人,你看见满腹牢骚的司机,你看见为了坐车讨好管事的乡下人,各种形形色色的,都是社会的底层人民,他们也在努力的为着自己的生活的挣扎着。
最奇特的是,林徽因到山西遇见请的帮佣,追溯到明朝,他们都还是皇裔贵族,皇帝嫡亲弟弟的后裔呢!因着后面的皇帝不放心,让他们都把皇家姓氏改了,这才让外来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底细,都还以为他们是乡下人。隔着一个窗子,还能明白多少事?
林徽因的这篇《窗子以外》虽然都写的是日常琐事,但都包含了慢慢的生活气息,是鲜活的,是向上的,给人一种积极的力量。读完让我觉得,活来才是最真实的,也给了我继续向前的力量。
这本《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一书,还有其他让人对生活感慨的文章,值得你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