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出现了轻微的厌食,原本以为是孕晚期的控制饮食心理暗示太强大,直到这几天才真正领悟到是家里的饭菜导致的。
之前与姐姐聊天关于月子期间的饮食,她毫不忌讳地告诉我妈妈让她月子里吃的那些菜她再也不想吃了。原因很简单:菜品少,口感固定,重复。
做饭和做人一样,如果她的饭菜是固定花样,那么她的为人也应该很中规中矩。
正常人到了饭点,都会有饥饿感,可是当厨房里忙活的人拿出食材,你的脑子里就能想象出菜的外观和口感,关键还是固定的搭配,你还会有食欲吗?我的答案是没有。
我最近出现了厌食,家里的一日三餐好像很难勾起我的食欲,我不想抱怨做饭的人,我理解做饭的辛苦,尤其众口难调。但是我的胃不理解,它在反抗。
关于我为何厌食,先生的答案很中立也让我很认可:老一辈做的饭菜是为了填饱肚子,吃饱就干活,所以不会动心思搞花样。如今年轻人讲究口感和外观,宁愿多花时间也要做出想吃的美味。所以在做饭的用心程度上,年轻人更胜一筹。
看来还是我的胃比较实诚,它不想装进一些不想装的食物,它也更加了解我这个主人,它赞同我觉得吃饭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饭吃好了,心情自然好,做事也更有干劲。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了巴菲特的采访,他也提到:要吃就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哪怕在别人眼中是垃圾食品,吃得开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
如果是我的亲妈看到这篇文章,她可能会生气,因为姐姐对她饭菜评价不高。不过我既然选择谈此话题,就不害怕她某天看到,因为事实就是事实,她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饭菜就是做得比她用心,看起来更有食欲。
如今想把同样的菜做出不同的味道,方法太多了,关键看厨师愿不愿意用心。当然,代沟就是这样来的,老一辈的观念会比较固化,也不愿意接纳新的吃法,甚至打心里嘲笑为了一餐饭花上几小时的行为。
出生年代不同,需求不同,但是如果有代沟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避免吃饭的纠结,作为年轻人的你可以成为主动方去表达对食物的要求,例如我最近就特别享受和珍惜掌厨的机会。
生活是自己的,心情很重要,用心生活,拒绝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