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信息】1班—秀山知—仿写练习18
原文: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
【分析】
从夏天的饮食过渡到秋天的饮食,”非常自然的引入“贴秋膘。接下来就是通过食材配方、所用烤炉器具、食客自己烤肉的感受、过程,呈现出烤肉的乐趣。快来看看吧!
https://shimo.im/docs/nD9TexGFtBoE5bYh/ 《感官描写:〈炙子烤肉〉~汪曾祺》,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从夏天的饮食过渡到秋天的饮食,”非常自然的引入“贴秋膘。接下来就是通过食材配方、所用烤炉器具、食客自己烤肉的感受、过程,呈现出烤肉的乐趣。快来看看吧!
【刻意练习】
从寒冬过度到春天,褪去了寒冷,花草树木开始冒出头来,人们也开始脱去厚重的衣裳,精神焕发,北方的人们,春天对吃没有什么太多讲究,在春日暖阳的天气里,人们更爱带家人出游赏花……等到端午时节,天气渐热,烧烤就慢慢走上街头。
一到夏天,西安大街小巷都是夜市烧烤,一到晚上七八点钟,烧烤摊上就坐满了人。本地人更倾向于周末一家人或者跟朋友,带上烧烤的架子,签子,买好的腌制好的肉,切好的菜,在郊外自己烧烤。
烧烤的材料很多,不只有烤肉(羊肉,牛肉,猪肉),还可以烤鸡翅,油馍,韭菜,茄子,一家人一起动手,其乐融融,夏天不能出门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烧烤架,等着滋滋作响烤肉,聊天笑闹,在配上冰镇果啤,虽然热的男的都光了膀子,偶尔有蚊子留下的疙瘩,却也阻挡不住烧烤热情。
【对比思考】
原文从夏天到秋天的过度,引出贴秋膘,对炙子烤肉的描写很细致,仿写也是烤肉,却生硬,对烤肉细节描写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