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上海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以来我一方面在熟悉周边的环境寻找自己,一方面则在攀登一座大山。
可不是么?我一个非科班的少年,在科班的竞争环境里竞争,这本就有着天然的劣势。而我偏要在这一领域里争得一席立足之地那不就等同于在攀登一座大山么?
(一)
昨天下午,下了一场大雨。期间,我坐在窗边一边听雨一边望着不远处那朦朦胧胧的高楼出神。恍惚间,我忽然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好好同自己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了,而初来上海,新的生活节奏也让人有点儿惆怅。
于是,我翻出了搁置多时的日记本,开始细细梳理起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来……
#随手记#
窗外的雨,滴答不停,
水珠,打落在屋檐下的水洼里
就如同打落在我的心底。
那起落的白莲,
恰合我
心跳的节律,
而此时,我忽然想起了你……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原来“大焖炉“似的小天地也添了一丝凉爽的气息。我捋清楚了那些点滴之后,俨然脱胎换骨精神一振,心情也跟着一下子舒畅了不少。
(二)
到了晚上,路面的积水已干。我从仅够容膝的小房子往黑夜里走去。这么多年来,于我而言黑夜与日记本就是一个成长的摇篮,很多决定我人生走向的问题,都在这个摇篮里找着答案。
我知道“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是我成长路上的必修阶段,也是我在英方攀登IT领域这一座大山要必然经历的风景。在这一时期里面,我必须做好这一时期该做的事情,而这一个“好”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呢?这必须是在符合英方的“好”的标准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三)
从大门出来,转了两个弯就出了小区来到一条大马路上。然后左拐,直走几百米的距离就到公司所在的另一个小区了。公司所在的那个小区环绕着一带清水,水中芙蕖朵朵,鱼蛙成群。公司的周围也绿水成荫,这个时候,正是夏蝉高叫的时候,其叫声甚是刺耳,好在胸中无块垒,我并未感到的烦躁,反倒觉得时间飞快,在该引吭高歌的时候就不应该保持沉默,在该奋力拼搏的时候就不应该苟且。我欣赏蝉儿们。它们不默而生,必然死而无憾!
(四)
我快速行走了一小段时间,感觉筋骨都松活了,便打开keep,点开了一直都在训练的那个课程,跟着音乐的节奏就开始了我这一周的回血训练。就在抬腿摆臂间,我放空自己的大脑,收住所有的思绪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汇集于这一刻,一边用心感受着这节律,一边享受着那迎面而来的晚风。就在我沉浸就在我沉浸其中的时候,有句话话突然蹦入我的脑海。人嘛,既生于这天地之间,那就应该尽情地舒展,运动如此,生活更应该如此啊……
(五)
在经历了三组一分钟快跑和四组五分钟慢跑之后,我的训练课程结束了。精疲力竭中的那种酣畅淋漓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霉潮的灵魂也一下子得到舒展。
一番燃烧下来,我的衣服已然湿透了,那种粘贴感让人很不舒服。我前后左右扫视一圈,发现整条大街空荡荡的。在排除了“耍流忙”这种风险的存在之后,我便放开了胆儿,把湿透的衣服脱了下来,然后狠狠地拧了一把。不想黑灯瞎火之下,一个没注意衣服上的水竟全淋在了鞋子上。走了几步之后才觉得不对劲,正想弹腿甩几下脚上的水,不想一道光柱却从后面压来,我赶紧靠边行走。衣服来不及穿,只不几秒的功夫,一辆酷酷的摩托车就突突突地带起了一阵风从我身边驶过。看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想来开车的人是个很漂亮的姑娘。于是,我赶紧把拎在手里的衣服甩了几下赶紧套了进去,生怕下一次又遇到同样的场景。
(六)
疲劳劲儿散尽之后,我的思想又活力满满了。这时我想起了林则徐的一个妙对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几经把玩,我真想把这一句话喊出来,如此浩大之胸襟与登临绝顶一览众山的恢宏之志真是让人感佩至极。在感佩之余,也让我明白了,在英方我既然是一位攀登大山的攀登者,那登临绝顶便只能是我的目标。尽管,我现在还只是处在这座大山的山脚下,尽管,和我同一批次走出象牙塔的人他们绝大多数已经站在了半山腰上。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的士兵兵。同样,一个不想登临绝顶的登攀者也未必是一个合格的登攀者。合不合格暂且不论,他初期所有的挣扎和努力,最终也必然只是在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生命。
说到时间和生命,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骨森森白惨惨的现实中来。现实中,一个人的生与死的问题,从来都是人生之大事,这是绝对不可以打马虎骗自己的。
如果,我这一生有幸能够活到八十岁,我四分之一的时间和生命都已经散落在历史的长河里了,而那余下的四分之三终究也不过是三个刹那的弹指一挥间。再者说,人生中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哪一个时刻同某一个不幸和意外撞个满怀啊。所以,除了珍惜当下,做好该做的事,在死亡和意外面前,我再也没有给自己的慵懒、懈怠和苟且偷安找一个正当解释的理由了。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