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松解腰部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让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在人体自身调节范围以内,才是治本之策。
过去以压痛点为治疗应力点短时间有效但复发率高,
“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辅以整脊手法,可提高疗效。
- 1、腰3~5脊上韧带、脊间韧带;
- 2、左右腰3~5横突尖部;
- 3、经腰椎横突根部对腰4/5、腰5骶1椎间孔外口的松解。
- 4、胸腰筋膜、髂腰韧带的松解;
- 5、骶正中脊上和两侧骶骨后面骶脊肌起点的松解;
- 6、经黄韧带对腰4/5、腰5骶1神经根周围粘连瘢痕的松解。
第一次为“回”字形整体松解,俯卧腹部垫枕
定位:棘突旁开3厘米(横突尖)、脊间中点旁开1厘米(神经根外口)、骶正中脊向外旁开2厘米。
第一步,松解正中线。刀刃纵疏横剥棘突顶点,之后调转刀口切割棘突下缘。
第二步,松解神经根外口,以腰4/5为例,
刀刃与纵轴平行,针刀体向内与矢状轴成20度角,针刀到达腰5椎板骨面,缓慢向上移动针刀,当刀下有“橡皮感”时即到黄韧带,调转刀口线90度,在腰5椎板上缘切开部分黄韧带,当刀下有落空感时即到达椎管内,,立刻再调转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贴椎弓根内侧骨面缓慢进针刀,达椎间孔内口,然后调整刀口线与纵轴约45度角,成“八”字用提插刀法切割二至三刀,以松解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口处的瘢痕粘连。
第三步,针刀松解横突部及椎间孔外口的瘢痕粘连。横突部的松解主要包括尖部、上下缘、根部,以腰4横突为例,从腰4棘突顶点旁开3厘米定点,分别松解;接着松解神经根外口,以腰4/5为例,将松解腰5横突尖部的针刀退至骶脊肌内,刀口线与纵轴平行,调整刀体使之与脊柱纵轴成45度角进针刀,贴腰5横突上缘骨面到横突根部,当有落空感时,即到腰5椎间孔外口
用提插刀法切割外口处的粘连瘢痕2刀,深度不超过0.5厘米。
刀口线的方向和进针的快慢决定了针刀手术的安全性,若出现窜麻放射,立即停止进针,退出0.5厘米再进。
松解椎间孔内口的时候有可能刺破硬脊膜,为预防脑脊液漏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回字形针刀松解后要求患者6小时内不能翻身,绝对卧床7天。
手法治疗:针刀后先做腰椎对抗牵引和斜扳手法,然后做直腿抬高,要求达到90度。
康复治疗:术后48小时行腰部药物离子导入、腰腿部按摩。
药物治疗: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严重者术后两天内用20%甘露醇250毫升加地塞米松3毫克静默点滴,每天两次。
护理:卧床期间,保持针眼干燥,多做深呼吸,多喝水。
第二次治疗,松解胸腰结合部的瘢痕和粘连。
定位:胸12~腰3棘突、棘间、旁开2厘米定位,骶脊肌起点处定位。
第四支针刀松解胸12腰1右侧关节突韧带,从胸12腰1棘突终点旁开2厘米近针,刀口线与纵轴一致,垂直刺入,达腰1椎板骨面,沿椎板骨面向上铲剥,当刀下有坚韧感时,即到达关节突韧带,调转刀口线90度,沿腰1椎板上缘铲剥2~3刀,深度不超过0.3厘米。
第十支针刀松解骶正中脊中部,在骶正中脊平第三骶后孔处定位,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垂直进针。
第十一支松解骶正中脊右侧,旁开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