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灵灵从小就和母亲在一起。哺乳期过后,开始上班,她就只有晚上回去才陪陪女儿,后来,婚姻变故,和陈鹏离婚之后,女儿就和母亲回到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
调到分行做客户经理那几年,离家比较远,又隔三差五地出差,母亲带着女儿回到老家读书,只是在暑假时候,母亲会带女儿和她一起住,后来,到了四年级之后,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徐静把女儿灵灵送到了周托的私立学校。
有时,周末时,她会回家去看女儿。有时母亲会带女儿去市里住两天。开始小时,每次她回去看女儿,女儿总会黏着她,让她读小人书,讲故事给她听,每次分别,女儿都会紧紧抱着她,哭着不愿意让她离开。
但是随时时间的流逝,女儿慢慢长大,她有了自己的玩耍伙伴,她就不太依恋徐静了。每次回去,她有时和小伙伴们在外边玩,看到她回来,也不马上回来,要外婆去叫她,才会回家,而且也不会想小时候那样,爬到徐静身上索要拥抱。
女儿学习还算自觉,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也是班里前几名,老师对她都非常好。如果不是她坐牢的事情对女儿的影响,女儿是不愿意转学的。她知道之前亏欠女儿太多。
每到周末,她早早起床,去菜市场买回女儿喜欢的菜,可是女儿却总是不领情。
星期一的下午,她正在给一个客户配货,手机响了,是灵灵的老师。
“请问是陈灵的妈妈吗?我是她班主任秦老师。”
“陈灵在学校和别的同学打架了,请您到学校教导处来一趟。”电话里穿来班主任秦老师严厉的声音。
“好的,我马上过去。”徐静放下手机,去向老板娘请假。
“现在是最忙的时间,你怎么可以出去?”老板娘看着电视说。
“女儿学校有事,我也没有办法,我这周不休息,补多2个小时,好吗?”她近乎祈求了。
“去吧,去吧,真是事多。”老板娘不耐烦地摆摆手。
她急忙叫了出租车向学校奔去。等她上气不接下气地感到教导处时,看到灵灵和另一个女孩站在老师面前,两个人都是头发凌乱,哭丧着脸。
“秦老师,怎么回事?”她不安地问。
“体育课上,两个人因为口角纠纷,打了起来,陈灵抓伤了李娜的脸。”秦老师没有好气地说。
“在家里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动不动就打架。这转学过来才两个多月就打架斗殴,以后时间长了还不知有什么事情发生?”秦老师还在抱怨。
“老师,实在对不起!还在从小没有带在身边,是外婆带大的,外婆比较宠爱。回去我好好教育她。”徐静一边给老师道歉,一边看向陈灵。
“还不快向老师承认错误,向同学道歉。”徐静对着陈灵说。
“我就不道歉,错的不是我。是她先骂我。”陈灵歪着头,不服桀骜的样子。
“还说没错,不是你先动手打人的吗?”秦老师已经怒不可遏。
“可是是她先骂我的。”陈灵顽固不化。
“好吧,陈灵妈妈,你先带她回去,好好反省,认真写一封检讨书。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来上学。”秦老师下了断言。
“对不起,陈老师,我先带她回去,让她好好写检讨。”徐静对着秦老师赔不是。
回到家,陈灵到自己关进了卧室。徐静没有说什么,而是钻进厨房,做好了晚饭。多年来,她也没有怎么做过饭,所以她做的饭,灵灵总是戏说“狗不理”。
过了半晌,灵灵终于出来了,她的眼睛红肿着,徐静什么都没说,这么多年的母爱缺位,灵灵其实就是一个富有的留守儿童。
“给妈妈说说,今天的事具怎么回事,我不会责备你,但是我必须知道。”她的态度毋容置疑。
“李娜,从我一进学校就对我不友好,她平时也喜欢讥讽挖苦别人。其它同学拿她没办法,只能忍受她的刁难,装作没反应。她一开始就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灵灵打开了话闸。
“我忍着她的一切,她有什么了不起,就因为她家里有几个臭钱?就因为她比我个子高,比我漂亮?”
“上体育课时,我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她就对我大骂:你瞎眼了吗?土老帽,乡巴佬。”
“我已经忍耐她很久了,就对她吼道:闭上你的臭嘴。”
“李娜目瞪口呆,但只是一瞬间,就跑过来,用食指指着我:我看你是吃了豹子胆了,竟敢骂我。口水都喷了我一脸。”
“我忍无可忍,就伸手打了她一巴掌,李娜老羞成怒,只是惊异地愣了一下,随后就扑了上来。”
“我们激烈扭打在一起,当时我脑中一片空白,根本没想我多么恨她。她击中我的脸,我回手抓住她的辫子猛拽。原以为她个子那么高,比我有劲,但我没预料到,我也挺有劲,她竟然打不过我。我挨的第一轮拳头没觉得疼,后来被她的腿绊倒了,就顺势把她一块儿拉倒,两人滚在了地上,一会儿我在上,一会儿她在上。我踹,打,抓,咬,打,为她的每一句恶语抡一拳,为每一次斜视抡一拳,我用手抓了她的脸。”
“后来,体育老师把我们拉开了,再后来,班主任秦老师过来,把我们带到了教导处,再后来你都知道了。”
灵灵像讲别人的故事一样。这两个月,徐静每天忙着上班,下班就是给灵灵做饭,没有想到,女儿竟然经历了那么多的精神折磨。
“妈妈,我可以回老家读书吗?”灵灵扑闪着眼睛问道。
徐静沉默了,语重心长地说:“灵灵,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咱家的情况,你长大就明白了。现在,你是妈妈最大的希望。”
本来,她希望灵灵来到省城之后,在她的陪伴和教育下,能够比之前的情况更好,可是,她没有想到会这样。
世界上本没有失望,怀的希望太多了,失望也就多了。也许古人说得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本来也不是能强求的事。
每个孩子都向往被他人认可的价值感,当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他敞开怀抱接纳的善意时,他便会爱上这种价值感,从而和自己的劣性做斗争,努力让自己离开那个深渊。她希望灵灵能够从思想上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