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100分醒写时光】,也做“挑战300天·读写醒走营”8月份小结

9月6日“挑战300天·读写醒走营”迎来加餐活动——9:20-11:00,由文质教育研究院的李晓霞院长陪伴大家【100分醒写时光】。昨天我们在群中招募了5位伙伴一起出镜参与。

要参与出境的老师,今天早上大家9点就做准备,准备环境,准备镜头。原计划我也是准备用心参与100分醒写时光体验的。所以作为服务者,我也同步做了准备。

9:20开始,按约定是要专注写作的,也就是不能看手机,不能回复信息,不能做其他与写作无关的事。

但我微信不断有提示音,点开确实有一些事情需要马上处理。快速完成后,准备在电脑上写一下8月份的活动总结。但我发现我不习惯在电脑上打字写作。时间一分一分钟过去,我留下的文字不多。

听到家人起床的声音,想起早餐还没备好,又花了一点时间去处理。

手机又传来一些信息,还是忍不住去处理了一下。重新回归键盘,感觉心还是无法静下来。不要说深度写作,就是粗浅的记录都感觉无法维续。

这短暂的体验让我感受到,这100分钟专注写作时间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不是很容易。看到时间已过10点,心里有点小着急。做了一个深呼吸,写了一小段文案,把直播间分享到各个教育行走群。并在直播间里留下两句话,告诉大家此时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什么?还邀请进到直播间的伙伴可以一起写。

接下来我做了一个调整,我把手机微信都静音,创造一个断网的状态。也离开了电脑桌,直接用手机写作。

我现在已经习惯用手机语音输入再做调整,我准备接下来的近一个小时就按我的习惯来走。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虽然剩下还不到60分的时间,但以我近段时间来的写作状态,近一个小时完成一篇记录文章,是没有问题的。

以上是这个活动的前面一种状态的记录,接下来我重点来回顾一下8月份的读写活动。


8月1日,我们启动仪式后,把600多位挑战者分到7个学习小群。每个小群都配备一名伴学导师和一名学习小助手。

这次挑战活动在文质教育研究院的支持下,有了系列课程。有共读活动,也有写作课程。8月份共读的书是《教师的使命》,孙明霞老师导读,普利辉老师做了一次领读,还有我们的社群共读学员表达力训练。8月份的写作课程是张文质老师带来的《走向生命叙事的写作课》。

听张老师的课,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是“从短跑者变成马拉松型的选手”。

张老师说:

当你一旦成为马拉松运动员的时候,读写不是任务,而是你生命本身,也就是说你需要有一种转化能力,你随时都要去思考有哪些问题,有哪一些经历特别值得写?有哪一些时间我可以用来写?

也就是说你需要思考,你再忙碌,你也需要创造时间读写;你今天过得再平凡,你也需要发现有新奇之处;某一些问题司空见惯,并无新奇点,但是你要发现他的新奇,你要有转化他的智慧。你要从平凡中去发现他的神奇。

马拉松它有赛程,它有长度,它有时间的要求,你需要分配你的耐力,分配不同的阶段的跑步的速度,你要调整自己,你需要各种各样的这种能力去应对。

你从业余选择开始就变成了专业角色,从业余的爱好者变成职业人士、专业人士。你每天都在写,每天都在冲关,每天都在持续着去关注自己的身体,思考自己的生活。

关于写的价值,张老师的观点我也认同:

1.写比写的有没有价值还要重要。

2.有没有价值?不是你一写就显现出来的,而是你越写可能越有价值。

3.其实只有在这样的持续的劳作,或者你看你要专注,要凝神,要练笔,要把自己最重要的关注的中心在写作上费心费力。在写的过程,你都在凸显自己的价值,都在凸显自己的意义,然后不知不觉的你的能力都提升了。

这次报名课程的老师有600多位,8月份一共有118位老师从8月1日开始打卡,一天不落坚持到8月31日。有一些老师比较晚打卡,有一些老师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一两天。因为我们总天数是354天,完成300天写作打卡就算挑战成功,偶尔有几天没有及时打卡的老师要挑战成功是没问题的。我们课程报名截止是9月23日,因为9月23日之后加入,就算一天不落坚持打卡,也是没办法完成300天挑战的。

9月23日之前加入并开始打卡的老师,你多打几天就有几天的宽限期。

写到这,11:00闹钟响起,就这样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