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副业赚快钱”陷阱,用长期思维搭好你的成长第二曲线 | 《长期思维》

小王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去年看到同事做短视频带货“月入过万”,立马动了心。她没琢磨自己擅长啥,先跟风买了“3天速成课”,又砸5000块找机构投流量,选品专挑“爆款榜单”的零食——觉得“卖得多肯定赚得快”。结果很骨感:视频没几个播放量,囤的200箱零食全砸手里;为了赶工剪视频,她天天熬夜,上班频频出错。

其实小王不是没优势——她的收纳整理的本事从小被夸到大,在大学时是寝室的“收纳改造达人”,还登上过校园公众号。可她总觉得发展这项才干变现太慢,一门心思追快钱。这次副业尝试不仅亏了钱,更让她对“副业”彻底没了信心,原本能发展成第二曲线的收纳能力,也被丢到了一边。

像小王这样的情况不少:有人跟风做直播,没练过表达就开播,播了一周没粉丝就放弃;有人做微商,只想着“拉代理赚差价”,不深耕产品,最后朋友圈被屏蔽;还有人做知识付费,随便拼几节网课就卖,没售后没优化,最后口碑崩盘。

01 赚快钱走不远,问题出在“短期思维”

这些失败的核心,都是“短期思维”在作祟——只盯着眼前的“快钱”,完全忽略副业需要的“长期积累”。这种思维会让我们掉进三个坑:

一是浪费资源:时间、钱都花在没积累的事上,比如小王的速成课、流量费,最后竹篮打水; 

二是丢了核心竞争力:没把自己的优势变成副业壁垒,永远在跟风追热点,热点过了就没辙; 

三是心态容易崩:一旦短期没结果就自我否定,再也没勇气挖掘自己的潜力。

真正能变成“第二曲线”的副业,从来不是“赚快钱”,而是用长期思维攒技能、积口碑、创合作,慢慢形成别人抢不走的优势。



“我们的生活应着眼长远,而非急功近利;我们的人生应追求多元,而非一门心思地寻找捷径、借助假设或过分简化,去追求赢家的称号或胜者的光环。”

《长期思维:不被输赢定义的人生》的作者曾是奥运赛艇选手,前两次参赛时只盯着“拿奖牌”,训练越苦成绩越差;后来她换了思路,不纠结输赢,反而关注“每天的进步”和“团队协作”,最后不仅拿了世界冠军,还搭起了赛艇之外的外交事业。她结合自己的经历,打破“只看结果”的思维定式,提出了“长期思维3C理念”——厘清思路、持续学习、相互联系。书中全是真实案例:从奥运训练怎么调整心态,到企业怎么用长期思维做管理,再到团队怎么协作突破,每一个案例都能落地。不管是搞副业、做职业规划,还是个人成长,都能从里找到具体方法,帮我们把“一时的努力”变成“持续的收获”。

02 用3C理念,把副业做成第二曲线

“长期思维”不是喊口号,而是靠3C一步步落地。具体到副业发展上,我们该怎么用?

C - 厘清思路:先想“长期要什么”,再做“当下该做什么”

“厘清思路(clarity):搞清楚什么东西对我们最重要;就长期而言,胜利是什么,对此我们要具备一种更开阔的视野;明确自己想获得什么样的经历。在这些方面,仅依靠一些短期指标或结果是不够的。

拒绝以“短期结果(如奖牌、KPI、考试分数)”定义成功,明确长期价值与意义。行动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建立一种目标意识。

简单说,搞副业别先问“这个月能赚多少”,要先想两个问题: 

①这件事能帮我攒下什么长期价值?(比如技能、口碑、客户资源) 

②它能给别人、给某个领域带来什么改变?

以小王的收纳副业为例,她应多问问的是:

“什么让我愿意花时间研究收纳?”——帮朋友整理完房间,对方说“终于不用在乱糟糟的家里焦虑了”,这种“帮别人解决问题”的感觉特别好; 

“我想通过副业带来什么改变?”——帮更多租房党、宝妈解决“小空间收纳难”的问题。

想清楚这些,就有了一个坚定的方向。每天拍视频时,不再纠结“播放量低怎么办”,而是盯着“今天的内容能不能帮粉丝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比如“衣柜里的毛衣怎么叠才能省空间又不变形”。慢慢的,精准粉丝就攒了起来了。



C - 持续学习:把“赚快钱”的精力,花在“练本事”上

“持续学习(constant learning):做任何事都要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用自身成长而非外在结果定义自己的成功。从而确保我们即使在失败中也能成长和发展。”

把学习过程本身当成成功核心,而非一次性的成绩。奖杯、业绩、流量等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但学习能力是任何人都带不走的资产。

作者重返赛艇队时,知道自己不一定能入选奥运阵容,但她是这样看待坚持训练的意义:每一次和队友配合划桨,是学“高效协作”;每一次应对肩部疼痛,是学“调整状态、管理压力”;每一次分析比赛录像,是学“根据对手节奏优化战术”。这些能力后来成了她做外交工作的“隐形优势”——和外国官员谈判时,她能快速抓对方的沟通节奏,像调划桨节奏一样调谈判策略。

做副业更是如此,“没赚到钱”不代表“白干了”——只要能学到新技能、优化旧方法,就是“长期胜利”。


C - 相互联系:别单打独斗,用“联结”放大副业价值

“相互联系(connection):积极建立联系,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优先在人际关系方面进行投入。在生活中,把重点放在人上,如同事、伙伴、朋友、社交网络里的其他人以及那些我们尚未建立联系但将来有可能进行合作的人。”

“相互联系” 不是简单的 “多交朋友”,而是 “以人为核心,用合作替代竞争,用共赢替代零和”。

同行不是对手,而是可以互相成就的伙伴”;“客户不是‘赚钱工具’,而是可以长期联结的朋友。

第一、别只看 “对方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是先了解 “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比如做收纳副业,找家居博主时,先问对方 “缺不缺小户型改造案例”,用免费改造帮对方补素材,再谈后续客户分成,别一上来就求推广。

第二,少说多听,注意到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他们的弦外之音。比如做文案副业,进职场群别直接卖服务,先分享 “汇报文案怎么写能让领导记住”,帮大家解决痛点,慢慢就有人主动找你。

第三,找共同目标,搭建大家都能受益的共赢生态。比如做跨境电商,链接缺销路的货源商、缺客户的物流商,你帮货源商卖货、帮物流商拉客户,自己也能拿到低价货源和运费,大家一起赚钱。

真正的联系不是‘我帮你一次,你帮我一次’,而是‘我们能否一起创造一些仅凭一己之力做不到的事’—— 这才是‘相互联系’超越‘社交’的本质,也是长期思维的灵魂。”




说在最后:

3C不是“先厘清思路→再持续学习→最后相互联系”的一次性步骤,它们是相互滋养的循环。先“厘清思路”定方向(思维模式让学习不忙碌,联系有目标),再“持续学习”练本事(行动方式思路更精准、联系有价值),然后“相互联系”得助力(用人际关系调整思路不跑偏,学习能落地)……三者循环起来,长期思维就不再是“空洞的理念”,而是能推动我们不断成长的“实战方法”。

“赚快钱”是甜蜜陷阱,用长期思维搭建自己的“成长第二曲线”才是正路。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你终会拥有别人抢不走的竞争力,让副业真正成为人生的加分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