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汉皇帝堕落,王氏外戚家族权力越来越大。衰帝在位六年,20几岁死,无后。王莽在立九岁的汉平帝。第五年,14岁的汉平帝突然神秘地死去,王莽又立了一个两岁的孩子的皇帝,史称孺子婴。当时人民认为汉之命运已决,于是拥戴王莽为帝。遂王莽以禅让的方式,代汉为王,建立新朝。王莽他其实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结果他的改革一败涂地。这时很多人起义,都以复汉为名,讨罚王莽。刘秀便是其中的一员。经过千辛万苦,以宽容得到了人心。在各地豪族拥立下,刘秀称帝,史春汉光武帝,完成克定天下的伟业,结束了西莽末年以来食四分五裂的乱局,汉朝由此复兴。东汉何以兴的呢?我总结了四点。
1.亲贤臣,远小人。
2.天下大乱,历史时机成熟。
3.爱民,休养生息。
4.尊儒,重视文化教育。
第一点指的就是刘秀,刘秀他可以克服自己的私欲,理性思考。任贤使能,刘秀还崇尚名节,允许知识分子结恩义、讲气节、交相引、兴清议。如此提倡的结果时,东汉一代忠贞之气蔚然成风。第二点指的是王莽改革失败,才会有刘秀的出现。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王莽纸上谈兵。第三点指的是刘秀不急的攻打匈奴,选择忍耐。东汉朝的文武百官纷纷请求刘秀发兵,一举将大汉的心腹大患匈奴消灭干净。可刘秀经受制了诱惑,觉得这样汉朝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后来汉朝国力逐渐强大,到了刘秀的儿子汉的帝时候,才有了出击匈奴,班超出使西域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最终彻底消灭了匈奴的威胁,也全面控制了西域。也正是因为刘秀在面对匈奴挑衅的局面,以时间换空间,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增强国力的政策,才有了“光武中兴”的局面。第四点就指太学士的增加。从一开始太学生每年50人到后来每年3000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而东汉何以衰呢?我总结了三点。
1.宦官。
2.自然灾害。
3.皇帝无能。
首先第一点,宦官就是太监。太监专权。因为太监的势力大,所以导致了后来的黄巾起义。第二点指水灾,旱灾,虫灾。导致了人民无法生活。第三点便是皇帝的衰败。小皇帝太小,没有能力执政。所以又开始了外戚辅政的生活。这便是东汉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