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兴致勃勃地要准备开始我的写作之路,提笔之前,总是以为自己满满的内容,也以为会像那些日更大咖说的那样,只要一开始写了,所有思绪都会一涌而出,巴拉巴拉地就出来一篇文章。
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
我平时的工作会很不稳定,几乎每天的24小时都会在想着工作的事情,有写作思绪的时候一般都是因为工作累了,或是遇到一些事情有点情绪了,想通过写作把心情发泄一下。
临近过年前几天,工作的事情不着急的我都想缓一缓,想给出自己一点空间,清空一下内心,选择了一个舒适的旅游地方让自己放空一下,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写些文字,满足下自己的表达欲。
到闲下来的第三天,我写的2篇文章还不到,有些题目是在之前就有所感触的,多些思考还是可以慢慢写出来。但好像那三天,我真的把自己清空了一样?就像我到了那里写的第一篇文章一样《到丽江古城的第一天,空》,这种感觉过两天却是完全空白了。我对那趟旅程的空白感受?还是我短时间内把脑子里的都输出来了,清空了?
最近在看一本写作的书《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还没看完,里面也讲到“写作训练,是”反人性“的”,写作是一种锻炼思考能力的很好的方式,我开始出现下笔写完标题就词穷的反应,但这是正常的思维锻炼过程中的一种情况。
我知道我写文字的表达习惯其实就是自己平时跟别人口头表达习惯一样的,有时候写完一篇文章自己读回前面写的内容,一定会有很多的修改的,因为太过口头化了。思维上还没有转到文字或是阅读上,这是个转换的过程,还没有习惯,也还没有适应,初始阶段是正常的反应。在这个时候的坚持和调节就是至关重要了,因为我还是写作界的小白,往往阵亡的大部分都是这个阶段的。
另一个原因是,我写不出内容,是自己真的阅读太少了,我一直很理解一个道理,输入得少,自然输出得少。那些能出书的作家、那些能常年写剧本、写小说的作者,他们一定是看过很多文学作品和视觉作品的,不然是不可能保持输出的量的。一旦输入少了,自己就没有输出。虽然我的旅程结束了,但我知道这趟旅程的确是自己找了个地方来偷懒的,没有工作的小伙伴,不用24小时都想着工作,所以思绪都比较空乏了。
回到平时的写作中,出现词穷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我是不带任何目的去输出,某种程度上说,缺乏最实在的那个动力,以前是为了发泄而写,现在是为了锻炼而写,没有点自律和自我要求,估计很快也会断更了,其实也在努力提醒自己,这一次,我不是三分钟热度了,词穷也是能梳理出一篇发自内心的文章。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用了一千字给自己进行了一场自我对话,有时候写文字也是一种自我梳理,让自己更明白当下做的事情是件很棒的事情,只是偶尔缺乏一些鼓励而已。
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样走在这条遥无终点的写作之路,那有缘我们搭个肩膀,挽个手,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