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几天,我会找个时间登陆简书,看一遍自己写的文章。
体会不外乎两类,一类感觉还行,有那么点意思;一类是太烂,不忍目睹,甚至会有“害臊”的感觉。特别是第二类感觉,好像更多一些。用自己安慰自己的话讲就是,本是写作菜鸟,情有可原,但更多是不能原谅自己,有时候会产生“全部删掉,不再去写”的极端想法。慢慢的,时间长了,自己明白了。
对我这种水平的新手来讲,写的那些东西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身边人的生活经历和平时从别人身上发现的,或看到或听到的一些外人故事。应该说都是有源之水,肯定不是瞎编乱造,当然不排除有艺术化的成分。因为是有感而来,所以也就没有做太多的修饰,写字用语,均为自然流露,艺术化的成分有但不多。这种写作方式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细细端详。细细端详了总会感觉到,写的肤浅,写的随意,然后让人产生一种不太尊重朋友的感觉。试想,连自己都会嫌弃自己,何况别人呢?
所以,每一次登陆阅读自己的这些东西,都会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自己什么水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可以说,自己现在是越写越小心。
原先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能写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选择投稿专题,也不管适合不适合,到处投一下。不管多忙,每天不管好坏都写上个千把字,不能以质取胜,那就以量取胜吧,更何况现在编辑也好,读者也罢,都是比较宽容的。其实,对于我这种水平的人来讲,凡进入简书家族的朋友都能看的出来。
现在小心了。一是不能随便写了。好的东西,对朋友来讲,是受益;不好的东西,等于是糟蹋朋友们的时间,那是“犯罪”。所以,现在的写东西,一定是自己考虑成熟的,没有成熟坚决不下笔,肯定不发布;二是开始有选择的定点投稿了。后来,自己也明白了一个理,所谓专题就是“命题作文”,给出中心思想,自己去撰写。这样,对于训练自己专注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杜绝“四不像”文体;三是开始校对用语了。原先是随意而为,现在是刻意而为。随意时,写过就过;刻意时,写过再审,尽力做到正确用词,准确达意。
自己始终认为,朋友关注也好,打赏也罢,其实是鼓励。就算为了这份鼓励,也应该小心为上。以前的不好的、看了让人“害臊”的都留着,这也算是一种鞭策,要不怎么看出自己的变化啊!
随着不断增加的码字量,越来越感觉到,老祖宗那句话讲的太对了: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