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梦》《My Cousin Rachel》,1951,作者 <英> Daphne du Maurier,达芙妮 杜穆里埃,
阅读时间:2017.01.04-2017.01.13
主人公菲利普一手由他的堂兄安布鲁斯教育成人,菲利普把安布鲁斯当成父亲,当成兄长,当成人生的标杆,事事都想模仿他。当他成年后,他的堂兄安布鲁斯去了佛罗伦萨,在那里遇到了并爱上了他的表姐——瑞秋(寡妇,丧夫),与她结婚成家,菲利普嫉妒这个叫瑞秋的堂姐,认为她抢走了安布鲁斯对自己的爱。紧接着,菲利普开始收到安布鲁斯病重的来信,年迈的安布鲁斯并没有逃脱出家族命运,患上了脑瘤,这种脑部疾病折磨着他,使他狂怒,不安,妄想,甚至在信中说,怀疑他心爱的瑞秋与别人串通要害死他。让菲利普来救他,菲利普在看到这些信后,踏上了去佛罗伦萨的路程,却在来到住处的那一刻,被告知安布鲁斯已经突然离世了。而他的表姐瑞秋已经离开了佛罗伦萨。菲利普此时满心狐疑,他甚至开始讨厌,憎恨他的表姐。就这样他回到了英国,之后见到了瑞秋,他的情感开始萌芽,他渐渐的喜欢瑞秋,甚至爱上了瑞秋,疯狂的迷恋她,把庄园,财富,珠宝统统给了瑞秋,后来他开始迷茫了,动摇了,怀疑瑞秋就像是传闻中那样,爱的只是钱,那些情感都是假装出来的,甚至瑞秋意图将他用同样的方式毒死。他趁着瑞秋不在的时候,冲进了她的房间去寻找证据,却毫无线索,正在他踌躇自己是不是误会了瑞秋,而就在这时,瑞秋的马车经过危桥,菲利普冲到桥边,却也无济于事,瑞秋在菲利普的怀中,念着安布鲁斯咽下了自己最后一口气。
看过故事,第一个想法就是好像是看一部绿茶婊的一生,但喜欢的是作者的文笔,本书描述主人公的心理情感,与对感情的揣摩都细腻而小心,他描写出了菲利普少年时的感情单纯,对爱情的冲动,与琢磨不透,到最后的失望,绝望但又深陷其中反复不定。
我已走出梦幻的境地,就让她进去吧。看来两人无法共享一个梦境,除非是在黑暗中,在自以为是的黑暗中,那么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影子而已
我竭尽不想以后的事情,尽可能逃避现实。然而当我拥有着他的时候,便又改弦易辙。一切信心都化为乌有,有的只是最初的沉醉。
本书开篇写到:
过去通常是在大十字路口执行绞刑。
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事了。要是有谁杀了人,先是在阿西西兹接受公正审判,然后在柏德敏接受惩罚。如果法律宣判他有罪,他在受到自己的良心折磨之前就会被处死。这样的结局比较好,就像做了一次外科手术,然后被体面地埋掉,有个坟,但无名无姓。
结尾处:
过去通常是在大十字路口执行绞刑,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事了
比原书名《My Cousin Rachel》——《我的表姐瑞秋》好的是,《浮生梦》更好的扣了本书的主题。开头与结尾呼应,菲利普在这过程中,从一个事事模仿安布鲁斯的幼童,开始学习独自经营家族的庄园。在这过程中,他情窦初开,他感受到了爱,他疯狂,他迷恋,他偏执,也痛苦过,悲伤过,在这过程中,他迷茫自己是否真正得到了什么,但最终还是失去了。浮生一梦,不过如此。
那时,安布鲁斯对年幼的菲利普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想也就是为何菲利普最后会选择如此结束他与瑞秋之间的纠葛。也是对那句『喜欢是放纵,爱是克制』的诠释,也是在二战时期流行于英国的那句『keep calm and carry on』。
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结局,有的人死在战场,有的人死在床上,各人命运不同,但都难免一死,你不可能太早懂得这些道理。但这就是犯罪的下场,它对你、对我都是一种警告,告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节制地生活
我们对感情的克制来源于我们的理性,我不经问一句,然后呢?经过理性认知后呢?我们感情的转变,是因为我们之前产生的感情来源于自己的幻想,而在认清了现实后就发生的么?而这种行为,是否是对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之间衡量?
生活中我们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沉溺于幻想中难以看清自己,有的人明知是自己的幻想却仍旧沉醉于其中,有的人就像隔岸观火,对于自己的感情能时刻跳出当局者的身份,以第三角度去理性分析看待问题。每个人处理感情中理性与感情占比关系都不同,然而重要的一点是,正如文中所说,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自己感情的追求,才不至于去飞蛾扑火,为了追求一份爱情,而卑微到丧失了自我,这恐怕也不是对于自我感情的追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