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中就喜欢余华的作品是因为看了一部《活着》的小说,生动而形象的人物至今记忆犹深,在高二那年我们老师也曾给我们放过《活着》的电影,那时看这部电影并没有现在那么多感触,因为人只有经历了某些东西才能把某些道理领悟得彻底。
福贵生活在那样一个大背景之下,从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到一个努力生活的平民百姓,岁月见证了他成长,也蹉跎了他的青春。本应想死的人是他,但他却是家里唯一一个在那个残酷的社会里生存下来的人,他经历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的痛苦,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生活让他变得麻木,为了混一口饭吃而扎根泥土的心酸,但最后却也只剩一头老牛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悲惨宿命
生活总是爱跟他开玩笑,但他想着也跟生活开一场玩笑之时,他的一切就都变了,变得悲惨,变得卑微。他想和生活下一个赌注,他无所事事,他不思进取,他不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于是他赌,他往死里赌,直到赌到一无所有才幡然醒悟。赌场本来就是他人设好的一场局,家珍苦苦哀求他却无动于衷,最后输得彻底,输得干净。
父亲在他把家产败光之后就死了,我记得小说里与电影稍有不同,他的父亲是死在茅坑旁边的。但不论怎样,都是他直接造成了父亲的死亡。亏了龙二还有一点良心,送了他一箱皮影,也好在上天对他仍有一丝眷顾,家珍带着凤霞与有庆又回到了他身边,这才让他重拾了生活的希望,但现实又把他压垮。
皮影是一个好东西,但却也让他再次走向了命运的低谷。电影中福贵被抓去是因为在给人耍皮影之时,但小说中他被抓是因为上城为母亲求医,在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的途中他九死一生,遇到大春与老全,他与大春如亲兄弟,生死相依,但却也为他日后的心痛埋下了祸根。战场上死的人千千万万,被冻得整夜呻吟的受伤战士让福贵再次产生死的恐惧,他多么渴望活着回去,因为凤霞、母亲、有庆还有家珍都在等着他,他始终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如何。
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被放回了家中,但回到家中看到的情景却是那样的寒酸,那样的让人心碎。家珍背上背着有庆,在艰苦地接水,凤霞还那么小,就帮着扛起了生活重担,一场大病使她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而徐福贵的母亲在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都没有见到儿子回来,而所有的悲剧从这里才开始上演。
好不容易结束了战争的生活,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国内形势就变了,大锅饭,公社化,炼钢铁,造大炮的浮夸风现象袭击全国每一个角落。有庆辛辛苦苦养的两只羊,最终也被入公了,这个可怜的有庆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一双像样的鞋,但却为了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他那么小的一个身子板,那么小一个人就这样孤独地离开这个他热爱的世界。
县长夫人是大春的老婆,家珍非常心痛,而福贵却也无可奈何,到底是宿命过于悲惨还是社会过于残酷?刚从儿子死去的悲伤当中出来,凤霞又有了灾难。凤霞这孩子真可怜,好不容易嫁了个偏头的二喜,两人过起了幸福的生活,但却好景不长,凤霞难产而死了,怪那个社会过于无情地糟蹋知识的尊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凤霞才刚刚离去,留下二喜与苦根,家珍不久也离去了。
生活还是把福贵压垮了,但是他要振作起来,因为还有个二喜和苦根。但是啊,上天真的是太无情,二喜这个搬运工在工地干活时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压死了,他在临死的时候还在呼叫着在离工地不远处玩耍的苦根。福贵这个大家庭,就这样只剩他和苦根了。
苦根一生下来就没了娘,是个可怜的孩子,现在就没了爹,就剩一副穷酸样,和他舅舅一样生来注定要生活折磨。苦根跟着福贵到乡下生活,生产力是那么低下,福贵每天早出晚归,也带着苦根,因为他也已经作为了劳动力之一。这个孩子和他舅舅一样调皮,想吃一碗面却不直说,拉着福贵的衣角,大声说自己不吃面,而这面是他这辈子,那短短几年的一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吧。
福贵与苦根的生活非常艰辛,那几天苦根发烧,但是天气不好,被福贵硬生生地拉起来去干活,到了实在不行时,他一个人躺在家中休息,父辈心疼苦根,便给他煮了很多豆子,不曾料想,苦根被活活噎死了。福贵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撕碎,他绝望,他心碎,他迷茫,他不知所措,但他的生活依旧要继续。他还有那一头老牛,那一头像亲人一样的老牛,每天都在阳光下静静听着他的诉说。
现实让福贵变得那么麻木,现实对他那么残忍,将他现实里的所有温情都无情地剥夺去,他的故事让人那么震撼,但他所有的心酸,所有的心痛,都只有他能领悟得彻底。生活剥夺了他的一切,但始终剥夺不走的是他生存的意志,活着的渴望与追求。
生命本身包含着死亡的种子,没有了家珍、有庆、凤霞、苦根、二喜,但他依旧要继续的活下去,代表着他们所有人见证阳光的温暖,欣赏花红柳绿,他还有一头和他一样老的老牛,他们相依为命,他重复地喊着它为有庆、凤霞、苦根、二喜,那是他对亲人生命的惦记。
夕阳下,有那么一位老人和一头老牛,在走着一条很漫长的路,这条路他是用生命在行走,用内心深处的灵魂踏出一个个生命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