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简书资深写作大佬芳华老师发文冒泡,好奇去读。文中叙述了她浓厚的简书情怀,还说最近受到砍柴书院培训后,写爆款文,在自媒体上是十五万爆款。我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我就想接受不接受科学有效训练,差别怎么那么大呢?
细思极恐!
昨天我也受到了一位资深的古诗词简友的指责:“这不是乱评吗?”我平息了怒气后现在想来,她说得没错。
正如她所有说,格律是我的短板,以短板来评价古诗词的韵律问题是欠妥当的。由此看来,一个人从来是有所短板,这就是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总有短板,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保持艺术创作长青。
正感慨间,又收到简书发我简信,问我意愿是否愿意授权给简书平台,从而来推广运营。我当即回复愿意。
作品被束之高阁是写作者的悲哀,好的文学作品是在被阅读中得到价值体现,以引导人得到怎样生活,同时得到审判的愉悦。
作品如果走不出自己的简书花园,那是需要更大的学习与科学地训练。
我马上敏锐地捕捉到简书的春天快要来临了。与其他创作平台嫁接联手,把优秀简书作品大力推出去,把简书这一优质创作平台的触角伸到更广泛的领域。
可反观自己,需要学习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不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写作训练,是没法适应更广大的创作平台的优化生态环境的要求。
我也参加过一期其他人办的训练营。我原先所期望的训练营模式应是别样品的风格:那是各种软文模式的训练,能写出相对应自媒体需求的网文。如手把手地学拆书稿如何上手,各种网文模式如何写。
而不是教如何写事写故事的起步内容。当然,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可以因材施教。
现在看来,根据李砍柴写作培训的内容,我选择报这个学期培训班是对路的。
选择砍柴书院想应会有别样的风景,这里可能有宝!
心动不如行动,任何事情做好的条件是:有着很强的执行力与坚持力。还有,独行快,众行远。
虽然我们闷头在简书写呀写,是很好的个人情怀的心灵花园。可要适应简书把优秀作品推向更多的作品平台的优化生态环境的营造,还得学习培训,进行科学系统地磨砺。
环境塑造人,人适应环境。那变现平台的环境有自己的运行法则,符合要求的文有不同于一般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也就是砍柴书院长期摸滚爬打得到的实战经验与技能。这种技能是便捷变现的干货。芳华老师案例详实评论了这点。实践之树长青,成功例子可以复制,只要行动起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是从看到砍柴书院信息到报上名用了3分钟的时间。
我这样算账的,写2万多字打卡得到 666贝,认真写推榜,最低是32钻!一天弄上一次,学期完就是1000贝。还有一月间投稿进一砍柴书院一篇,得稿费是最低200元,那是白赚的!
如此算来,这砍柴书院是赔钱赚吆喝,这做的是什么买卖?
我这人好奇。
看他的砍柴书院运营日进额,每天几千元或者上万元,能看上咱这不到200元或1999贝的报名费?就这样的三核桃两枣的,能入了资深自媒体大佬砍柴书院的法眼?
我细想,看样有孵化人才之意。多培养人才,接单多,赚钱多,志在扩展自媒体领域!
商业法则是种田模式,巩固自己,逐步扩大规模。大规模效应利广,小规模容易受损!这大概是深意。
我到底选择怎样的写作培训班?
我选择能适应更多平台喜欢的各种内在要求的相应创作作品,而这些创作是我所不擅长的。
而有这样的写作培训班能让自己系统科学地培训,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