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他们共同决定了一种物品的产量和价格。如果你想分析一个事件或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你应该考虑它对供给和需求造成的影响。本章通过供求定理说明它如何决定价格以及价格又如何决定稀缺资源的配置。
1、市场与竞争
供求是指人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行为。市场是某种物品的买者和卖者共同组成的群体。 有些市场是集中在一块的,比如菜市场。有一些市场则是分散的,比如滴滴打车。我们通常假设供求是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完全竞争意味着这个市场有很多买者和卖者在购买或生产基本相同的物品,这个市场的价格不是任何一个或几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决定,并且这个市场可以自由的进出。正如后面章节会介绍的,市场的格局除了完全竞争外,还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的类型。在这里我们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你多买一份冰淇淋不会改变冰淇凌的市场价格。你少卖一份冰淇凌也不会改变冰淇凌的市场价格。
2、需求
一个人想购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当这个东西的价格上升,他会倾向于少买一些。当这个东西的价格下降,他会倾向于多买一些。将购买量和价格用二维坐标轴表示:横轴是购买量,纵轴是价格。那么个人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将市场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相加起来就得到了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表明,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人们的购买量会沿着曲线变动。
除了价格这个内生变量外,如果如下的外生变量产生变化时,需求曲线会移动:
收入: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更倾向于多消费。当人们收入减少的时候,更倾向于少消费。
相关物品的价格: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或者价格上升,购买量下降的时候,这个物品叫正常品。如果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造成另外一种物品的购买量上升的话,这两种物品叫替代品。比如windows和苹果。如果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造成另外一种物品的购买量下降的话,这两种物品叫互补品。比如电脑和软件,汽车和汽油。
爱好:决定需求最明显的因素就是爱好,你如果喜欢足球,就更倾向于多在足球装备里消费。
预期:如果人们预期一个东西未来会更值钱的时候,现在就更倾向于多买。
更多的买家加入: 如果一个市场有更多的消费者或人加入,那么需求也会增加。需求曲线也会移动。
3、供给
一个企业出售一样东西,如果这个东西的价格上升,那么出售更多的话就更有利可图。如果价格下降,那么就会少卖一些。将市场上所有卖者的决策相加就可以得到供给曲线。它由横轴是产量、纵轴是价格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构成。当价格上升时候,产量增加。当价格下降的时候,产量减少。
除了价格这个内生变量外,如果如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供给曲线会移动:
投入品的价格:当疫情阻止了缅甸工人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餐饮、洗车店等的人工成本上升了。吃饭和洗车的价格也就上升了。因为缅甸工人是这些小企业的投入品。当飓风摧毁了部分甘蔗地的时候,白糖的价格会上升。因为白糖的投入品是甘蔗,甘蔗价格上升,白糖价格也会上升。
技术:这个因素显而易见。如果技术进步,那么生产率大大提升。比如特斯拉的机器人工厂只需要10秒就可以造出一张车,远远快于其他竞争对手。
预期:如果企业预期这个产品在未来可以卖更高的价格,那么现在就会少生产一些。
更多的卖者加入:如果市场上有更多的卖者加入或退出,那么供给一般也会增加或减少。
4、均衡
当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时,相交的那个点的状态就叫均衡。相交的产量就是均衡产量。相交处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上的买者购买到了他们想买的数量,市场上的卖者也出清了自己的存货。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时候,供给多于需求,这叫供给过剩。企业有大量的存货,为了防止存货掉价,需要尽快出清,只好降价处理。那么随着价格的下降,企业的供给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消费者看到价格下降也会多消费,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变动。直到供给和需求重新相汇于均衡点上。同理, 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的时候,市场出现短缺现象。消费者无法购买到足够的物品,市场上会出现排队现象,企业发现即使提高价格仍然会有人购买,于是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变动。消费者看到价格正在上升,需求量也会随着需求曲线变动。最终供给和需求再次在均衡点的位置上相汇。
任何一个市场都会经历上述的过程。实际上任何一种物品出现供给过剩或物品短缺都是短暂的现象,最终都会自然而然的回到均衡状态。因为这个现象如此普遍,我们称为供求定理。
5、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当分析一个事件或新闻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的时候,我们往往遵循下面三个步骤:
首先,看这个事件影响的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然后,看这个事件让曲线向左还是向右移动。
最后,比较原均衡和新均衡,说明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综上,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力量决定了物品的价格,价格又对资源配置发出了信号。是谁该拥有海边的别墅,是谁来协调千万个分散的而且有各自目的的人的决策。 答案就是价格。市场中有一只无形的手,也就是价格,在指引着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