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夷齐(意译)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
伯夷把国让与其弟,叔齐没有接受,
两人听闻周文王贤德,兴叹说道:
“为何不归顺文王呢?
我听闻西伯善待老者养其终年。”
于是伯夷与叔齐一同归附文王。
及至武王伐纣,唯独二人认为不合适,
竭诚进谏,但武王没有接受,
于是二人决定不吃周朝食粮,
并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充饥。
作歌唱道:
“登上那西山啊采其薇,
以暴制暴啊不知己身错处。
神农虞舜夏禹忽然隐没啊,
我们将能去往何方!
于此嗟叹人将亡,生命衰微!”
这就是所谓的《采薇操》。
二人最终饿死于首阳山。
大概他们耻于商周干戈战事,
从而怀思尧舜禅让之气节。
万世以下听闻他们的风骨,
乱臣心中生出怵惕恐惧。
孔子评论他们求仁得仁,
孟子认为他们是圣者清流。
夷齐(原文)
夷、齐者,孤竹君之二子也。伯夷以国让其弟,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于是与叔齐偕归之。及武王伐纣,独二人者以为不可,武王不听,遂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此所谓《采薇操》也。遂饿死于首阳山。盖耻商周干戈之事,而思尧舜揖让之节。万世之下闻其风者,乱臣为之怵惧。孔子以谓求仁得仁,孟子以为圣之清者。
注释:
夷、齐:伯夷、叔齐,古代抱节守志典范。据传周武王伐纣,二人拦马进谏阻止。
徂:通“殂”,死亡。
揖让:类“禅让”,以位让予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