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师比学生更能想、敢想,学生的思想就能没有边界。
引导学生关注思维方法
课堂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来历。
学习并掌握常识、依据常识办事成为明智的选择。
遵守常识重要,认识、了解常识的过程同样重要。教师要容忍学生(特别是儿童)对常识质疑,教育需要有这样的实践过程。
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经验的形成,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维。上课究竟学什么?所有的教科书都应当是例子和范式,学生通过这些例子和范式,学到方法,发展自己的思维。
除此以外,他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一切,都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检验。课堂学习,使学生得以认识常识并拓宽视野,使他们不仅能够巩固学到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领悟到:学科之间,思维有相通之处,学校之外有更大的学校,任课教师之外有更多的教师,同时有无数值得交往的同学,必须“向所有可能有智慧的人学习”。特别重要的是,善于发现他人思考的价值,从中获得启迪。这样,走出课堂之后,学习仍在继续,思维仍在发展,人,就是这样变聪明的。
我在教学中注意到,那些童年与少年时爱读书、视野宽阔、兴趣广泛的学生,虽然对付考试未必有优势,但始终能保持学习的热情。他们的知识背景,让他们在学习中触类旁通。
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都得依靠语文,而他们可能会认为“学习在一切有可能的地方发生”。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好习惯和好的思维案例。各科教师教学,都应该启发学生变换思考角度,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好的思维习惯不可能仅靠一个学科的教学完成,每个学科都应当重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育。
“打破常规”并非反常识。如果规矩束缚了人的思维,遏制了人的创造力,我们必须关注。
同样,他们会比较实际的观察历史和社会现象,看到个人的智慧受制于落后的社会文化,看到每个时代都有大批被落后埋没的天才,看到社会的愚昧野蛮,看到人的智慧有可能被大量的浪费。这些,从反面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全面思考。
要警惕错误的教学败坏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心理会有引导和暗示。一些看似正确的引导,有可能忽略学生的个体特征,忽略情境,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宜片面地追求简明统一,要启发学生从略微复杂的教学中比较、判断,形成个人思考。
教育教学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指向“人”。人应当从教育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如果学生不能从中小学教育中发现思考的价值,获得智慧和快乐,而把快乐视为苦难行军,是教育的失败。这样的事正在发生,教师要对这类现象作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