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钱钟书《围城》
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太过重视文凭,只要有了文凭,就仿佛是完美了,其他一切的瑕疵都会被掩盖和忽略。而这,是不正常的,文凭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文凭和人格的好坏也不能画上等号。对于文凭的过度追求是对人性的漠视。
所以,要重视对一个人人格的培养和发掘,不能让文凭大于一切。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文凭,就对他做出武断的判断。
但现代社会的通病是把文凭放到了异常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很多时候只看重文凭,一张文凭就能说明所有的事,就能解决所有的事,这是一种畸形的评判和价值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畸形发展。
所以,人们不再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和发展,只看重分数和知识,人们不再注重人的内心和精神追求,只求形式上的成功。所以,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有文凭的人,但却不一定有灵魂完整的人;这个社会上有很多高学历的人,但却很少有幸福的人。
文凭,确实能说明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某段时间的能力,甚至能说明某个人为此所拥有的一些个人特质,比如:勤奋、坚韧、踏实。但却不能说明一切,而且仅凭着一纸文凭,就判断一个人的人格,未免太过草率。
他/她可能在学业上很厉害,但是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他/她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学霸,但可能是一个情感的混蛋,例如:爱因斯坦;他/她可能有无尽的知识,他/她的人格却扭曲畸形,内心住着魔鬼,例如:吴谢宇、马加爵。
他/她有可能目不识丁,但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她有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她有可能没有任何耀眼的文凭,却并不妨碍做出伟大的事情。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都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文凭,仅是一个人的一部分而已,不能遮盖什么,也不能代替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就认定他/她高尚的人格,盲目崇拜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文化水平低就蔑视他的人格,看低他。
人格,就是人格,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拿掉一切自以为是的东西,才是最真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如此。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文凭,要有知识技能的储备,但更要有远见卓识,有人生的整体规划,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有一张纸的机器人。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或者有话要说,关注我或者私信我都可以,你的点赞对我很重要,让我更有力量写下去。无论如何,谢谢你!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是一个温柔而又美好的人!